“何當慰所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當慰所思”全詩
萬里有歸日,九泉無見時。
愁生新綠綬,淚滿舊斑衣。
從此白云斷,何當慰所思。
分類:
《哭墓》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哭墓》
朝代:宋代
作者:胡仲弓
詩詞中文譯文:
拜親親不待,
事事與心違。
萬里有歸日,
九泉無見時。
愁生新綠綬,
淚滿舊斑衣。
從此白云斷,
何當慰所思。
詩意和賞析:
《哭墓》是宋代詩人胡仲弓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親人逝去的悲傷和對生離死別的思考。
首先,詩的前兩句“拜親親不待,事事與心違”,表達了作者在親人臨終時未能盡到孝道,心中充滿了懊悔和內疚之情。作者追溯往事,感嘆自己與親人之間的種種事情與自己內心的真實愿望背道而馳。
接下來的兩句“萬里有歸日,九泉無見時”揭示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親人的歸來,但卻無法預知在來世何時再見。這種對親人的無盡思念,使得作者沉浸在深深的悲傷之中。
接著,詩中提到“愁生新綠綬,淚滿舊斑衣”,通過綠綬與斑衣的對比,表達了作者情感的轉變。新綠綬代表著作者內心的愁苦,而舊斑衣則代表了過去的點點淚痕。這種轉變凸顯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從內心深處溢出,無法控制的悲傷。
最后兩句“從此白云斷,何當慰所思”,表達了作者對親人永遠離去的無奈和對未來的追憶之情。親人的離世使得作者感到與他們之間的聯系被斷絕,他希望能夠找到一種心靈上的慰藉,但卻不知何時才能達到。
整首詩以悲傷和思念為主題,通過對親人逝去的悲痛抒發和對未來的追憶,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展現了生離死別帶給人的痛苦和無盡的思念之情,使讀者在感受悲傷的同時也能對生命的短暫和珍貴有所思考。
“何當慰所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mù
哭墓
bài qīn qīn bù dài, shì shì yù xīn wéi.
拜親親不待,事事與心違。
wàn lǐ yǒu guī rì, jiǔ quán wú jiàn shí.
萬里有歸日,九泉無見時。
chóu shēng xīn lǜ shòu, lèi mǎn jiù bān yī.
愁生新綠綬,淚滿舊斑衣。
cóng cǐ bái yún duàn, hé dāng wèi suǒ sī.
從此白云斷,何當慰所思。
“何當慰所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