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從此地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從此地來”全詩
僧房無戶牖,佛面有塵埃。
碑斷眠荒草,廓空長綠苔。
鵂鹠并蝙蝠,時或此徘徊。
分類:
《廢寺》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廢寺》是宋代詩人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鐘鼓蕭條久,誰從此地來。
僧房無戶牖,佛面有塵埃。
碑斷眠荒草,廓空長綠苔。
鵂鹠并蝙蝠,時或此徘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座廢棄的寺廟景象。鐘聲和鼓聲已經消失許久,不知有誰還會來到這里。僧房已沒有窗戶,佛像上沾滿了塵埃。碑文斷裂,被荒草所掩埋,庭院中長滿了青苔。鵂鹠和蝙蝠時而在這里盤旋飛舞。
賞析:
《廢寺》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一座荒廢的寺廟,通過對廢寺景象的描寫,傳遞出一種寂寞凄涼的氛圍。鐘鼓蕭條久,象征著寺廟的荒蕪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沒有人再來此地。僧房無戶牖,佛面有塵埃,表達了廟宇的荒廢和被遺忘,顯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蹉跎。碑斷眠荒草,廓空長綠苔,描繪了庭院的荒涼景象,廢棄的碑文和長滿青苔的空地,進一步強調了廢寺的荒寂。鵂鹠并蝙蝠,時或此徘徊,給人一種幽暗、陰森的感覺,也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廢寺的寂寥。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一幅荒涼而寂寥的景象,通過描寫廢寺的景物和氛圍,傳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對荒廢與遺忘的思考。通過描繪這一廢寺的場景,詩人喚起了讀者對人事更迭、歲月流轉的思考,以及對人世間的荒涼和無常的感悟。整首詩詞以隱約的悲涼意境觸動人心,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時光流逝和人事更替的深刻思考。
“誰從此地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i sì
廢寺
zhōng gǔ xiāo tiáo jiǔ, shuí cóng cǐ dì lái.
鐘鼓蕭條久,誰從此地來。
sēng fáng wú hù yǒu, fú miàn yǒu chén āi.
僧房無戶牖,佛面有塵埃。
bēi duàn mián huāng cǎo, kuò kōng zhǎng lǜ tái.
碑斷眠荒草,廓空長綠苔。
xiū liú bìng biān fú, shí huò cǐ pái huái.
鵂鹠并蝙蝠,時或此徘徊。
“誰從此地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