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之使人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叱之使人立”全詩
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茅。
壯士走馬去,鐙前彎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發如鈹交。
悍睛忽星墮,飛血濺林梢。
彪炳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賀酒紛呶號。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壯士行》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壯士行》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勇士勇敢出征的情景,充滿了豪情壯志和戰斗的氣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陰風振寒郊,
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燒地,
連吼入黃茅。
壯士走馬去,
鐙前彎玉弰。
叱之使人立,
一發如鈹交。
悍睛忽星墮,
飛血濺林梢。
彪炳為我席,
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
賀酒紛呶號。
明日長橋上,
傾城看斬蛟。
詩意和賞析:
《壯士行》以壯士出征的場景為主題,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壯士的英勇和決心。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陰風、猛虎和黃茅等,營造了一種緊張而激烈的氛圍。
詩的開頭寫道“陰風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形容出征前的緊張氣氛和戰斗即將來臨的預兆。接著描述了壯士悍勇地出征,馬上裝備齊全,準備戰斗。壯士的一聲呼喝就能讓人立刻行動起來,戰斗開始后,箭如雨下,敵人的血濺飛濺。
詩的末尾描述了勝利后的場景,人們在長橋上慶祝勝利,歡呼雀躍,觀看斬殺蛟龍的盛況。整首詩氣勢磅礴,充滿了戰斗的豪情和決心。
這首詩通過描繪戰斗場景和壯士的英勇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勇士的贊美和對戰斗的熱愛。它展示了唐代壯士的英勇精神和軍事風貌,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國家安寧和勝利的期望。整首詩以其雄渾的氣勢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戰斗的激烈和壯士的英勇,也展現了劉禹錫作為文人士大夫對軍事英雄的贊美之情。
“叱之使人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àng shì xíng
壯士行
yīn fēng zhèn hán jiāo, měng hǔ zhèng páo xiào.
陰風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xú xíng chū shāo dì, lián hǒu rù huáng máo.
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茅。
zhuàng shì zǒu mǎ qù, dèng qián wān yù shāo.
壯士走馬去,鐙前彎玉弰。
chì zhī shǐ rén lì, yī fà rú pī jiāo.
叱之使人立,一發如鈹交。
hàn jīng hū xīng duò, fēi xuè jiàn lín shāo.
悍睛忽星墮,飛血濺林梢。
biāo bǐng wèi wǒ xí, shān xīng chōng wǒ páo.
彪炳為我席,膻腥充我庖。
lǐ zhōng xīn hài chú, hè jiǔ fēn náo hào.
里中欣害除,賀酒紛呶號。
míng rì cháng qiáo shàng, qīng chéng kàn zhǎn jiāo.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
“叱之使人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