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黃久不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龔黃久不作”全詩
當此列日余,和氣一夜還。
龔黃久不作,元在青云間。
欲往從之游,天高恐難攀。
分類:
《四明月》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四明月》是宋代詩人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明月
夏月如循吏,見乾皆懽顏。
當此列日余,和氣一夜還。
龔黃久不作,元在青云間。
欲往從之游,天高恐難攀。
譯文:
夏月像一位勤勉的官吏,看到晴朗的天空都會露出喜悅的笑容。
在這樣的日子里,白天的溫暖會持續到夜晚。
明亮的月光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它藏在高高的云層之間。
想要前往追逐它的游人,卻擔心天空太高難以攀登。
詩意與賞析:
《四明月》是一首以夏月和明亮的月光為主題的詩詞。詩中以夏月的景象來比喻月亮,表達了作者對明月的向往和追求的情感。
首句“夏月如循吏,見乾皆懽顏。”通過將夏月比喻為勤勉的官吏,表達了夏天陽光明媚、天空晴朗的景象。夏月使人愉悅,讓人心情舒暢。
接下來的兩句“當此列日余,和氣一夜還。”則描繪了夏天白天的溫暖和夜晚的宜人。白天的溫熱和夜晚的涼爽都帶給人們宜人的氣候和愉悅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龔黃久不作,元在青云間。”描寫了久違的明亮月光。詩人使用了“龔黃”來形容明亮的月光,而“元在青云間”則表達了明月高懸在青云之間,遙不可及的意象。
最后兩句“欲往從之游,天高恐難攀。”表達了詩人對明月的向往之情,但又感到追逐明月的路途遙遠、困難重重。天空高遠,讓人心生敬畏,也讓追求者感到難以觸及。
整首詩以夏月為背景,通過對夏月和明亮月光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同時,詩中的景象和情感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追求和挑戰的思考。
“龔黃久不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ì míng yuè
四明月
xià yuè rú xún lì, jiàn gān jiē huān yán.
夏月如循吏,見乾皆懽顏。
dāng cǐ liè rì yú, hé qì yī yè hái.
當此列日余,和氣一夜還。
gōng huáng jiǔ bù zuò, yuán zài qīng yún jiān.
龔黃久不作,元在青云間。
yù wǎng cóng zhī yóu, tiān gāo kǒng nán pān.
欲往從之游,天高恐難攀。
“龔黃久不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