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向已高千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廬山向已高千仞”全詩
周太史官慚著我,漢常平使喜推君。
廬山向已高千仞,野水從今寬一分。
□□鹔鹴裘供□,□□□□更紛紛。
分類:
《拜餞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拜餞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
朝代:宋代
作者:馬廷鸞
拜別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作者馬廷鸞以此詩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和對被賦予重任的自豪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高山大川的景象和歷史傳承的角度,抒發了作者在離別之際的情感和對未來的期許。
首句中的“高懷豈必薄昆侖”表達了作者心中的豪情壯志,暗示自己的志向高遠,不愿局限于平凡的昆侖山。接著,作者登上車輛,意味著他邁上了人生的征程,充滿著喜悅和期待。
第二句中的“周太史官慚著我,漢常平使喜推君”描繪了作者對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周代的太史官羨慕我,漢代的常平使推崇我,這兩句暗示了作者在修史和行政工作中的卓越才能和業績,使得他備受贊譽和尊重。
接下來的兩句“廬山向已高千仞,野水從今寬一分”,通過廬山和野水的形象,展示了作者對未來的期望和希冀。廬山高聳入云,象征著作者的志向和抱負,而野水的寬廣則意味著作者希望能夠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
最后兩句的內容不完整,無法理解其具體含義。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山水和歷史的意象,表達了作者離別時的情感和對未來的向往。通過描繪自己的志向、贊譽和期望,作者展示了自己的自豪和豪情,同時也抒發了對離別之后新旅程的期待。
“廬山向已高千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jiàn xiū shǐ dà zhe lì bù shǐ zhè xī
拜餞修史大著吏部使浙西
gāo huái qǐ bì báo kūn lún, lǎn pèi dēng chē yì zì xīn.
高懷豈必薄昆侖,攬轡登車意自欣。
zhōu tài shǐ guān cán zhe wǒ, hàn cháng píng shǐ xǐ tuī jūn.
周太史官慚著我,漢常平使喜推君。
lú shān xiàng yǐ gāo qiān rèn, yě shuǐ cóng jīn kuān yī fēn.
廬山向已高千仞,野水從今寬一分。
sù shuāng qiú gōng, gèng fēn fēn.
□□鹔鹴裘供□,□□□□更紛紛。
“廬山向已高千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