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白首不須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逢白首不須哀”全詩
軒窗有侶余松竹,墻壁無人半蘚苔。
獨抱丹心徒自苦,相逢白首不須哀。
人間萬事不可極,一夢蘧蘧心已灰。
分類:
作者簡介(何夢桂)
《感興》何夢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興》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剩得田園歸去來,
江南兩度見黃梅。
軒窗有侶余松竹,
墻壁無人半蘚苔。
獨抱丹心徒自苦,
相逢白首不須哀。
人間萬事不可極,
一夢蘧蘧心已灰。
詩意和賞析:
《感興》表達了詩人何夢桂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田園景色象征著寧靜和純凈,而“剩得田園歸去來”,則暗示詩人曾經離開了這片寧靜之地,再次回來時,已經發生了變化。
詩的第二句“江南兩度見黃梅”,描繪了江南地區常見的黃梅天氣,黃梅是梅雨季節的一種表象。這里的“兩度”可能指的是詩人兩次經歷了黃梅天氣,暗示了時間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
接下來的兩句“軒窗有侶余松竹,墻壁無人半蘚苔”,通過描繪詩人所在的住所環境,表達了他的孤寂和寂寞之感。詩中的“侶余”指的是友伴的遺留,而“松竹”象征著高潔和堅貞。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墻壁無人半蘚苔”,墻壁上的蘚苔暗示著長久無人居住的狀態,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
接下來的兩句“獨抱丹心徒自苦,相逢白首不須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愁和無奈。詩人堅守內心的信念,卻徒勞地經歷了痛苦。而“相逢白首”則指的是詩人白發蒼蒼,歲月已經過去,不再需要悲傷和哀嘆。
最后兩句“人間萬事不可極,一夢蘧蘧心已灰”,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詩人認為人世間的事情無法預料和揣度,生活如同一場短暫的夢境,而他的心靈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熱情和活力。
整首詩通過對田園、黃梅、住所以及內心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人的孤寂和苦悶與自然、歲月的變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呈現出一種淡泊寧靜、憂傷哀愁的意境。讀者可以通過欣賞這首詩,深入思考人生的無常和內心的追求。
“相逢白首不須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xīng
感興
shèng dé tián yuán guī qù lái, jiāng nán liǎng dù jiàn huáng méi.
剩得田園歸去來,江南兩度見黃梅。
xuān chuāng yǒu lǚ yú sōng zhú, qiáng bì wú rén bàn xiǎn tāi.
軒窗有侶余松竹,墻壁無人半蘚苔。
dú bào dān xīn tú zì kǔ, xiāng féng bái shǒu bù xū āi.
獨抱丹心徒自苦,相逢白首不須哀。
rén jiān wàn shì bù kě jí, yī mèng qú qú xīn yǐ huī.
人間萬事不可極,一夢蘧蘧心已灰。
“相逢白首不須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