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傳龍門過客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傳龍門過客樽”全詩
三略兵書生未識,百篇詩史死猶存。
羊公峴首行人淚,白傳龍門過客樽。
盂飯寢園誰是主,鳳亭霜露有雞豚。
分類:
作者簡介(何夢桂)
《挽閣門唐中齋》何夢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閣門唐中齋》是宋代詩人何夢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挽閣門唐中齋,
唐中齋是一個人的名字,挽詞的主人公是他的朋友,他們在一起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現在,唐中齋已經離開了人世,而挽詞者望著唐中齋的住所,心中充滿了思念之情。
朝代:宋代,
這首詩詞創作于宋代,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王朝,以其文化繁榮和政治穩定而聞名。
英州別駕老昭陵,
在英州與別駕(指官職)老昭陵分別,也許是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他們不得不分開。這句話表達了離別的傷感和對別駕老昭陵的思念之情。
尚有錢塘八代孫。
這句話提到了錢塘,是指錢塘江,而“八代孫”則表示他們相隔了八代的后代。這里通過時間和世代的跨越,表達了對友情的延續和感慨。
三略兵書生未識,
“三略”是古代有關軍事戰略的著作,而“兵書”則指兵法書籍。這句話表達了挽詞者對這些兵書的不熟悉,說明自己并非軍事學者,對軍事戰略的了解有限。
百篇詩史死猶存。
這句話指的是挽詞者創作的許多詩篇,以及其他作者的詩史,即詩人的作品。盡管人們已經逝去,但他們的詩篇仍然保存下來,流傳至今。
羊公峴首行人淚,
這句話提到了羊公峴,可能是一個地名或人名。行人淚水滂沱,表達了挽詞者的悲傷和離別之痛。
白傳龍門過客樽。
這里的“白傳”可能是人名,而“龍門過客”則指經過龍門的旅行者。他們將酒杯傳遞給過客,象征著友誼的延續和對旅途中過客的款待。
盂飯寢園誰是主,
這句話表達了挽詞者對居住地的思考和疑問。他不知道誰是主人,也許是因為主人已經離開,留下了空蕩的園林和寢室。
鳳亭霜露有雞豚。
這句話描述了鳳亭中霜露的情景,并提到了雞和豚(豬),暗示著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繁榮的場所,有豐富的禽畜。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思念和對過去的回憶,抒發了挽詞者深深的傷感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還融入了對歷史和文化的一些暗示,展示了宋代時期的社會風貌和人們對過去的追憶。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離挽閣門唐中齋,唐中齋是友人的名字,
朝代:宋代,
詩人何夢桂寫下了這首挽詞,描述了與唐中齋的離別之情。
英州別駕老昭陵,朋友離開了英州,
尚有錢塘八代孫。他的后代已經有八代了。
三略兵書生未識,對于兵法書籍一無所知,
百篇詩史死猶存。但是詩人的許多詩篇仍然留存下來。
羊公峴首行人淚,行人淚水滂沱,
白傳龍門過客樽。將酒杯傳給經過龍門的過客。
盂飯寢園誰是主,誰是主人,不得而知,
鳳亭霜露有雞豚。鳳亭上的霜露有雞和豬。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友情和對過去的回憶,
抒發了詩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對友誼的珍視。
同時也展示了宋代社會風貌和人們對過去的追憶。
“白傳龍門過客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é mén táng zhōng zhāi
挽閣門唐中齋
yīng zhōu bié jià lǎo zhāo líng, shàng yǒu qián táng bā dài sūn.
英州別駕老昭陵,尚有錢塘八代孫。
sān lüè bīng shū shēng wèi shí, bǎi piān shī shǐ sǐ yóu cún.
三略兵書生未識,百篇詩史死猶存。
yáng gōng xiàn shǒu xíng rén lèi, bái chuán lóng mén guò kè zūn.
羊公峴首行人淚,白傳龍門過客樽。
yú fàn qǐn yuán shuí shì zhǔ, fèng tíng shuāng lù yǒu jī tún.
盂飯寢園誰是主,鳳亭霜露有雞豚。
“白傳龍門過客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