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止搔皮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害止搔皮膚”全詩
動致磨齒牙,害止搔皮膚。
纖芥何足云,有人飼于菟。
分類:
《蚤》蒲壽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蚤》是宋代蒲壽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早起時,眼前景象如同幻術一般變幻不定。
我常常嘲笑自己因小事而煩惱不已。
不停地咬牙磨齒,讓我皮膚發癢。
那些微小的芥菜算得了什么呢,
有些人卻以之為食,可見其珍貴。
詩意:
這首詩以一只蚤作為意象,通過描繪蚤的生活方式和個體的微小特征,抒發了作者對生活瑣事和紛繁世界的感慨和思考。蚤是微小而普遍存在的生物,它在人類眼中微不足道,然而,它的存在卻可以引發人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例如,為什么一些人可以在微不足道的事物中找到樂趣,而另一些人卻忽視了這些微小的幸福。通過蚤這一形象,詩人傳達了對于人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和觀念的思考。
賞析:
《蚤》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蚤的生活細節,把微小的存在與宏大的命題相結合,反映了作者對生活的獨特見解。詩中的蚤作為一個微小的生物,被用來對比人類的生存境遇。詩人以自嘲的口吻,表達了對于自身瑣碎和煩惱的諷刺,并且通過對蚤的描繪,暗示人們應當從微小事物中尋找快樂。蚤的形象在詩中扮演了一種象征意義,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生物,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象征。通過對微小存在的關注,詩人啟發人們反思自身對于生活的態度和對于微小幸福的忽視。
這首詩以簡潔而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蚤的形象,通過微小事物傳達出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觀。它引發人們思考關于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提醒人們珍視微小的幸福和對待生活的態度。
“害止搔皮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蚤
jí tiào ruò huàn shù, cháng xiào shī fèng jū.
疾眺若幻術,常笑虱縫拘。
dòng zhì mó chǐ yá, hài zhǐ sāo pí fū.
動致磨齒牙,害止搔皮膚。
xiān jiè hé zú yún, yǒu rén sì yú tú.
纖芥何足云,有人飼于菟。
“害止搔皮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