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臯蘭遠路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渺渺臯蘭遠路漸”全詩
還家早似千年鶴,乘世元無六月蟾。
元叟為官猶號漫,陶翁未仕已名潛。
吳人終未諳羊酪,剛道莼羹似蜜甜。
分類:
《歸來》黎廷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來》是宋代黎廷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漫長的路途漸漸遠去,靈龜何必為我留存古跡。早已歸家,猶如千年的仙鶴,時光流轉中,再也沒有六月的皓月。元老尚為官職而自稱漫游的人,陶老卻不謀官而名聲悄然傳揚。吳地人始終未曾品味過羊酪的醇香,只覺得剛正的道德和莼菜羹一樣甘甜。
詩意:
《歸來》以渺渺致遠的旅途和歸家之情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比,彰顯了兩位文人的不同境遇和追求。詩人黎廷瑞通過寥寥數語,描繪出旅途的漫長和歸家的喜悅,抒發了對官場的無奈和對清高自持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詩人對歸家和時光的思考。第一句“渺渺臯蘭遠路漸”以渺茫的詞語描繪了旅途的遙遠和漫長,給人以無邊無際的感覺。接著,詩人以“靈龜何必為余古”來表達對名利的淡漠和對功名的超然態度,凸顯了他對虛名的不屑和對內心追求的重視。
下半首中,“還家早似千年鶴”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對歸家的渴望和期待,通過“千年鶴”的形象來強調回家的意義與重要性。而“乘世元無六月蟾”則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暗示了歲月不居的無常和變遷。
最后兩句則運用對比的手法,通過元老和陶老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的無奈和對追求清高的推崇。吳人未曾諳嘗羊酪的美味,而只覺得剛正的道德和莼菜羹一樣甘甜,這里既有對物質與精神追求的對比,也有對時代價值觀的反思。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比和形象的運用,表達了對歸家和時光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名利和追求的態度,呈現出一種淡泊寧靜的境界。
“渺渺臯蘭遠路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lái
歸來
miǎo miǎo gāo lán yuǎn lù jiàn, líng guī hé bì wèi yú gǔ.
渺渺臯蘭遠路漸,靈龜何必為余古。
huán jiā zǎo shì qiān nián hè, chéng shì yuán wú liù yuè chán.
還家早似千年鶴,乘世元無六月蟾。
yuán sǒu wèi guān yóu hào màn, táo wēng wèi shì yǐ míng qián.
元叟為官猶號漫,陶翁未仕已名潛。
wú rén zhōng wèi ān yáng lào, gāng dào chún gēng shì mì tián.
吳人終未諳羊酪,剛道莼羹似蜜甜。
“渺渺臯蘭遠路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