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里花難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鏡里花難折”全詩
亂云催薄暮,喬木易高風。
鏡里花難折,樽中酒不空。
南飛有烏鵲,未見北來鴻。
分類:
《和卞仲祥》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卞仲祥》是宋代仇遠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愛中秋月,行歌荒野中。
亂云催薄暮,喬木易高風。
鏡里花難折,樽中酒不空。
南飛有烏鵲,未見北來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中秋月的熱愛之情,以及在荒野中高歌的愉悅心情。詩中描繪了天空中的亂云使黃昏變得昏暗,高大的喬木容易受風搖擺。詩人通過比喻,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感受。詩詞的后半部分,通過象征性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寂寞和思念之情。
賞析:
《和卞仲祥》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中秋月的熱愛之情。中秋月象征著團圓和美好的祝愿,它的明亮和圓滿給人帶來安慰和慰藉。詩人在荒野中高歌,展現了他內心的豪情和自由。這種自由和豪情與亂云催薄暮、喬木易高風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調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詩詞的后半部分通過鏡里花難折、樽中酒不空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寂寞和孤單。花難以在鏡子中摘取,象征著美好的事物難以得到,而樽中的酒卻無法倒空,象征著寂寞和孤獨的心境。南飛的烏鵲和北來的鴻雁成為詩詞中的象征物,寓意著離別和思念。作者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自己對離別和思念的感受。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象征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對中秋月的喜愛以及內心的復雜情感。同時,詩詞的意象和情感也引發了讀者對于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使人在欣賞詩詞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其中深層的情感和哲理。
“鏡里花難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iàn zhòng xiáng
和卞仲祥
wǒ ài zhōng qiū yuè, xíng gē huāng yě zhōng.
我愛中秋月,行歌荒野中。
luàn yún cuī bó mù, qiáo mù yì gāo fēng.
亂云催薄暮,喬木易高風。
jìng lǐ huā nán zhé, zūn zhōng jiǔ bù kōng.
鏡里花難折,樽中酒不空。
nán fēi yǒu wū què, wèi jiàn běi lái hóng.
南飛有烏鵲,未見北來鴻。
“鏡里花難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