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松無地漫留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埽松無地漫留墳”全詩
薦菊有亭今作圃,埽松無地漫留墳。
蝸牛負殼黏碑石,老鸛攜雛入隴云。
欲把長簫歌楚些,卻憐度曲不如君。
分類:
《拜孫花翁墓下》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仇遠所作,題為《拜孫花翁墓下》。這首詩詞主要是描述詩人孫花翁的墓地,以及在這個墓地中所發生的一些景象和事件。
詩詞中提到了“水仙分地葬詩人”,這說明孫花翁的墓地是在一片種滿水仙的地方,這也是仇遠為孫花翁所作的一個特殊墓地。但是,“一片荒山野火焚”,墓地周圍的山林已經被野火所吞噬,這也讓這個墓地顯得格外孤寂。
接著,詩詞描述了這個墓地中的一些景象。在墓地旁邊有一個亭子,現在已經成為了花園的一部分,里面種滿了菊花。而墓地周圍卻沒有一棵松樹,只有一片荒地。蝸牛爬過墓碑,而老鸛則帶著它的雛鳥飛入云中。
最后,詩人想拉長簫吹奏楚國的曲子,但是他認為自己的音樂才華無法與孫花翁相比,所以只是黯然祭奠。
這首詩詞的主題是人生短暫,即使是詩人也無法避免死亡。孫花翁的墓地已經被歲月所消磨,當初的榮耀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他所留下的詩詞卻依然流傳于世。這也是詩人對于生命短暫的一種反思和追問。
中文譯文:
水仙分地葬詩人,
一片荒山野火焚。
薦菊有亭今作圃,
埽松無地漫留墳。
蝸牛負殼黏碑石,
老鸛攜雛入隴云。
欲把長簫歌楚些,
卻憐度曲不如君。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孫花翁墓地的描繪,表達了對于人生短暫的反思和思考。在這個墓地中,詩人看到了歲月的無情和生命的脆弱。而孫花翁的墓地也成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一種反思和追問,對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對于自己的生命和創作,都在這首詩詞中得到了表達。
“埽松無地漫留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sūn huā wēng mù xià
拜孫花翁墓下
shuǐ xiān fēn dì zàng shī rén, yī piàn huāng shān yě huǒ fén.
水仙分地葬詩人,一片荒山野火焚。
jiàn jú yǒu tíng jīn zuò pǔ, sào sōng wú dì màn liú fén.
薦菊有亭今作圃,埽松無地漫留墳。
wō niú fù ké nián bēi shí, lǎo guàn xié chú rù lǒng yún.
蝸牛負殼黏碑石,老鸛攜雛入隴云。
yù bǎ zhǎng xiāo gē chǔ xiē, què lián dù qǔ bù rú jūn.
欲把長簫歌楚些,卻憐度曲不如君。
“埽松無地漫留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