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橋西橋日荒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橋西橋日荒荒”全詩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祈晴得晴雖可喜,農夫車水方勞苦。
汗流如漿面如鐵,但要田乾那畏暑。
黑云一片來何忙,心怕雨作身愿涼。
安得長風為吹散,乍可赤體當秋陽。
東橋西橋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中熟下熟亦足飽,盡勝淮頭爭捕蝗。
分類:
《村中語》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村中語》是宋代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農村的氣候和農民的辛勤勞動,表達了對天候的期望和對農民辛苦的關懷。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村中老人的言語,曾在吳儂山村聽到。六月祈求的是雨水而非晴朗天氣,十月祈求的是晴朗天氣而非雨水。今年的三伏時節雨水較多,官吏們祈求晴朗天氣來拯救莊稼。雖然祈求的晴朗天氣得到了,但對農夫來說,耕作車水仍然辛苦勞累。他們汗水如漿,臉上如鐵,但仍然勇敢面對田地的干旱,不畏懼酷暑。一片黑云匆匆而來,心中擔心雨水會降臨,但內心卻希望雨水能降臨,以降低炎熱。希望有一股長風吹散烏云,讓人們可以裸體感受秋陽的溫暖。東橋和西橋荒廢無人,南圩和北圩的水一望無際。農作物已經長熟,豐收充盈,勝過淮河流域爭搶捕捉蝗蟲的場景。
這首詩詞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農村的自然景觀和農民的生活狀況。作者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將農村的四季風景和農民的辛勤勞動融入其中,傳達出對自然的期望和對農民的關懷之情。詩中通過對雨水和晴朗天氣的祈求,折射出農民對于良好天氣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農民百折不撓的精神面貌。在描繪農民辛勤勞動的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農民辛苦付出的敬意。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農民的勞作為主題,既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又傳遞出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寄托了對和諧社會的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精煉的語言和鮮明的畫面感,將讀者帶入了農村的日常生活,讓人們對農民的辛勤和付出產生共鳴。它以簡單樸實的語言,展現了自然與人類的關系,傳遞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農民的敬意。這首詩詞既描繪了農民辛勤勞作的艱辛,也抒發了對自然恩賜的感激之情,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關注和期待。
“東橋西橋日荒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zhōng yǔ
村中語
wú nóng céng zài shān cūn zhù, tīng dé cūn zhōng lǎo rén yǔ.
吳儂曾在山村住,聽得村中老人語。
liù yuè qí yǔ bù qí qíng, shí yuè qí qíng bù qí yǔ.
六月祈雨不祈晴,十月祈晴不祈雨。
jīn nián sān fú yǔ shuǐ duō, guān lì qí qíng jiù hé shǔ.
今年三伏雨水多,官吏祈晴救禾黍。
qí qíng dé qíng suī kě xǐ, nóng fū chē shuǐ fāng láo kǔ.
祈晴得晴雖可喜,農夫車水方勞苦。
hàn liú rú jiāng miàn rú tiě, dàn yào tián gān nà wèi shǔ.
汗流如漿面如鐵,但要田乾那畏暑。
hēi yún yī piàn lái hé máng, xīn pà yǔ zuò shēn yuàn liáng.
黑云一片來何忙,心怕雨作身愿涼。
ān dé cháng fēng wèi chuī sàn, zhà kě chì tǐ dāng qiū yáng.
安得長風為吹散,乍可赤體當秋陽。
dōng qiáo xī qiáo rì huāng huāng, nán wéi běi wéi shuǐ máng máng.
東橋西橋日荒荒,南圩北圩水茫茫。
zhōng shú xià shú yì zú bǎo, jǐn shèng huái tóu zhēng bǔ huáng.
中熟下熟亦足飽,盡勝淮頭爭捕蝗。
“東橋西橋日荒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