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舍風波小似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學舍風波小似舟”全詩
客鄉時序留如燕,學舍風波小似舟。
已恨浮云無巧夕,未知后月可中秋。
徐卿忽寄新詩札,正倚雙溪疊嶂樓。
分類:
《答徐恕宣城寄別》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徐恕宣城寄別》是宋代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懷古之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期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懷古潸然老淚流,
依稀見月喘吳牛。
客鄉時序留如燕,
學舍風波小似舟。
已恨浮云無巧夕,
未知后月可中秋。
徐卿忽寄新詩札,
正倚雙溪疊嶂樓。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歲月的懷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期待與思考。
詩意分析:
詩的前兩句“懷古潸然老淚流,依稀見月喘吳牛”,通過描繪老淚縱橫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于過去的懷念之情。這里的“月喘吳牛”指的是月亮的光輝從云隙中透出,如同牛氣沖天。這種景象使詩人感到既遙遠又熟悉,引發了他對往事的回憶和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客鄉時序留如燕,學舍風波小似舟”,表達了詩人身處客鄉的感受。他感慨時光匆匆,而自己卻像燕子一樣久久停留在這里,像小舟一樣經歷了風波。這里既有對外在環境的描述,也包含著內心的彷徨和不安。
詩的后半部分“已恨浮云無巧夕,未知后月可中秋。徐卿忽寄新詩札,正倚雙溪疊嶂樓。”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與疑慮。詩人表示對于浮云擋住了美好夜晚的遺憾,同時也不確定未來的月亮是否能如中秋般明亮。最后一句描述了徐卿寄來的新詩,詩人則倚在山間樓閣之上,思考著詩人的情感和心境。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抒發,以及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對客鄉生活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期待。整篇詩情緒變化豐富,既有對過去的憂傷和懷念,又有對未來的期待與疑慮,展現了作者深邃而復雜的內心世界。
“學舍風波小似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xú shù xuān chéng jì bié
答徐恕宣城寄別
huái gǔ shān rán lǎo lèi liú, yī xī jiàn yuè chuǎn wú niú.
懷古潸然老淚流,依稀見月喘吳牛。
kè xiāng shí xù liú rú yàn, xué shè fēng bō xiǎo shì zhōu.
客鄉時序留如燕,學舍風波小似舟。
yǐ hèn fú yún wú qiǎo xī, wèi zhī hòu yuè kě zhōng qiū.
已恨浮云無巧夕,未知后月可中秋。
xú qīng hū jì xīn shī zhá, zhèng yǐ shuāng xī dié zhàng lóu.
徐卿忽寄新詩札,正倚雙溪疊嶂樓。
“學舍風波小似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