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閑似隱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閑似隱逸”全詩
草生季倫谷,花出莫愁坊。
斷云發山色,輕風漾水光。
樓前戲馬地,樹下斗雞場。
白頭自為侶,綠酒亦滿觴。
潘園觀種植,謝墅閱池塘。
至閑似隱逸,過老不悲傷。
相問焉功德,銀黃游故鄉。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和樂天洛城春齊梁體八韻》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帝城春光宜人,游人們喜悅而長久。草木茂盛的季倫谷中,花朵在莫愁坊盛開。云霧散去,山色凸顯出來;輕風吹動,水面波光粼粼。樓前是戲馬場,樹下是斗雞場。兩個白發的人自成一對,享受綠酒的歡愉。潘園觀賞莊稼的種植,謝墅欣賞池塘的美景。生活十分悠閑,如同隱居一般;年歲雖老,但不感傷。相互詢問功績與善行,向往著銀黃色的故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洛陽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歡樂心情。作者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們的娛樂活動,展示了洛陽城春天的繁華和富饒。
詩中提到的草木茂盛的季倫谷和盛開的花朵,形象地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云霧散去、山色凸顯出來,輕風漾動水面,描繪了洛陽春天的美麗景色。同時,詩中也提到了樓前的戲馬場和樹下的斗雞場,描繪了人們的娛樂活動,增添了生動趣味。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滿足和享受。兩個白發的人自成一對,享受綠酒的歡愉,表現了作者對晚年生活的滿足和開心。同時,詩中也提到了潘園觀賞莊稼的種植和謝墅欣賞池塘的美景,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贊美和對悠閑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洛陽春天的熱愛和對宜居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對悠閑生活的贊美。通過具體的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詩歌傳達出一種愉悅、安寧和滿足的氛圍。
“至閑似隱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è tiān luò chéng chūn qí liáng tǐ bā yùn
和樂天洛城春齊梁體八韻
dì chéng yí chūn rù, yóu rén xǐ yì zhǎng.
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長。
cǎo shēng jì lún gǔ, huā chū mò chóu fāng.
草生季倫谷,花出莫愁坊。
duàn yún fā shān sè, qīng fēng yàng shuǐ guāng.
斷云發山色,輕風漾水光。
lóu qián xì mǎ dì, shù xià dòu jī chǎng.
樓前戲馬地,樹下斗雞場。
bái tóu zì wèi lǚ, lǜ jiǔ yì mǎn shāng.
白頭自為侶,綠酒亦滿觴。
pān yuán guān zhòng zhí, xiè shù yuè chí táng.
潘園觀種植,謝墅閱池塘。
zhì xián shì yǐn yì, guò lǎo bù bēi shāng.
至閑似隱逸,過老不悲傷。
xiāng wèn yān gōng dé, yín huáng yóu gù xiāng.
相問焉功德,銀黃游故鄉。
“至閑似隱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