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袖徑行輕萬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拂袖徑行輕萬里”全詩
拂袖徑行輕萬里,著書直待后千年。
林泉短褐凄樹老,齋館孤燈耿不眠。
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頂看芝田。
分類:
《用韻答蕭濟翁》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韻答蕭濟翁》是宋代詩人仇遠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用韻答蕭濟翁,想君不欠買山錢,
答復蕭濟翁的詩,我對你的思念無法用金錢衡量,
要學騎驢孟浩然。
我愿意效仿孟浩然騎著驢子,
拂袖徑行輕萬里,
把袖子拂過,輕盈地走過萬里,
著書直待后千年。
寫書著作,直到千年之后才等待傳世。
林泉短褐凄樹老,
林間的泉水,短褐色的衣裳,凄涼的老樹,
齋館孤燈耿不眠。
齋戒的宿舍里,孤單的燈火照著,夜不能入眠。
明旦履霜何所向,
明天早晨,踏著霜冰,不知前方何處,
大茅峰頂看芝田。
站在大茅山峰巔,俯瞰著芝草田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蕭濟翁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個人行為和內心感受,展現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追求。
詩中首先提到不欠買山錢,意味著情誼無價,友情超越物質的紐帶。接著,詩人表示愿意效仿孟浩然,學習他騎驢行走的態度,表達了對簡樸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人以輕盈自在的姿態,行走在千山萬水之間,把袖子拂過,象征著不受世俗拘束,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
詩人還提到自己寫書著作,直到千年之后才期待傳世,表達了對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對長久影響力的追求。
在描繪自然景物方面,詩人以老樹、泉水、大山等形象,烘托出一種凄涼、寂寞的氛圍,與自己內心的孤獨和思念相呼應。
最后兩句,詩人描述了明天早晨行走在霜冰之上,不知道前方的方向;同時站在大茅山峰巔,俯瞰著芝草田地,展示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生命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融入了對自然、人生和文學創作的思考,呈現出一種超脫塵世、追求自由和追求內心平靜的意境。
“拂袖徑行輕萬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yùn dá xiāo jì wēng
用韻答蕭濟翁
xiǎng jūn bù qiàn mǎi shān qián, yào xué qí lǘ mèng hào rán.
想君不欠買山錢,要學騎驢孟浩然。
fú xiù jìng xíng qīng wàn lǐ, zhù shū zhí dài hòu qiān nián.
拂袖徑行輕萬里,著書直待后千年。
lín quán duǎn hè qī shù lǎo, zhāi guǎn gū dēng gěng bù mián.
林泉短褐凄樹老,齋館孤燈耿不眠。
míng dàn lǚ shuāng hé suǒ xiàng, dà máo fēng dǐng kàn zhī tián.
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頂看芝田。
“拂袖徑行輕萬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