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丹桂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將丹桂子”全詩
誰將丹桂子,種在碧云端。
病葉依窗濕,饑鴻集渚寒。
嬋娟為雨妒,怊悵又更闌。
分類:
《再和卞仲祥》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再和卞仲祥》是宋代詩人仇遠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待月東扉外,一枝明燭殘。
誰將丹桂子,種在碧云端。
病葉依窗濕,饑鴻集渚寒。
嬋娟為雨妒,怊悵又更闌。
詩意:
這首詩以月夜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卞仲祥的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月亮在東方的門外,一支明亮的燭光正在殘燒。詩人想象著將丹桂(象征榮譽和美好)種在碧云之上,意味著將美好的事物放置在遼闊的天空中。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窗前的葉子因病而濕潤,饑餓的大雁聚集在寒冷的水面上。這里也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在艱難困苦中的思念和關切。嬋娟(美麗的月亮)也因為下雨而嫉妒,給詩人帶來了更多的憂傷和無奈。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思念。詩人通過描繪月夜景象,將內心的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營造出一種寂寥、思念和無奈的氛圍。在描繪月亮和燭光的對比中,展現了友情的珍貴和稀缺。通過描述窗前的葉子和饑餓的大雁,詩人表達了對友人困境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最后,嬋娟的嫉妒象征了人間的無常和變幻,增添了詩歌的憂傷色彩。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意象的方式,將內心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這首詩詞展現了仇遠獨特的情感表達和細膩的筆觸,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人們對困境和變幻的感受。它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引發讀者共鳴,使人們在寂靜的夜晚感受到友情的珍貴和情感的深度。
“誰將丹桂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biàn zhòng xiáng
再和卞仲祥
dài yuè dōng fēi wài, yī zhī míng zhú cán.
待月東扉外,一枝明燭殘。
shuí jiāng dān guì zǐ, zhǒng zài bì yún duān.
誰將丹桂子,種在碧云端。
bìng yè yī chuāng shī, jī hóng jí zhǔ hán.
病葉依窗濕,饑鴻集渚寒。
chán juān wèi yǔ dù, chāo chàng yòu gēng lán.
嬋娟為雨妒,怊悵又更闌。
“誰將丹桂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