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名曾侈天真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寺名曾侈天真錫”全詩
寺名曾侈天真錫,碑字空傳武肅揮。
靈洞土埋攢棘掩,古臺石落借松園。
龍旗鸞輅曾遮擁,有祀圓丘慶六飛。
分類:
《登云臺》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云臺》是宋代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云臺的景象,融合了山川、寺廟、碑刻等元素,展現了一種壯麗的氣勢和歷史的沉淀。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吳越山川幾落暉,
登臨轉步入云扉。
寺名曾侈天真錫,
碑字空傳武肅揮。
靈洞土埋攢棘掩,
古臺石落借松園。
龍旗鸞輅曾遮擁,
有祀圓丘慶六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吳越山川的景色,展示了一個壯麗的夕陽余暉。作者登上云臺之后,轉身步入云扉,仿佛進入了一個神秘的空間。寺廟的名字曾經被賦予天真的錫,而碑刻上的字卻空傳著武肅的力量。靈洞被土埋,棘草掩蓋,古臺的石塊散落在松園之間。曾經有龍旗和鸞輅遮擋的場景,慶祝著六位飛仙的祭祀。
這首詩詞以山川景色和寺廟碑刻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表達了一種積淀著歷史與文化的壯麗景象。山川的晚霞和云臺的神秘感,寺廟和碑刻中的歷史記憶,以及靈洞和古臺的廢墟,都呈現出一種時光流轉和歲月沉淀的意味。這首詩詞展示了董嗣杲對歷史的敬畏和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表達,同時也通過景物的描繪,勾勒出了一幅富有想象力和詩意的畫面。
“寺名曾侈天真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yún tái
登云臺
wú yuè shān chuān jǐ luò huī, dēng lín zhuǎn bù rù yún fēi.
吳越山川幾落暉,登臨轉步入云扉。
sì míng céng chǐ tiān zhēn xī, bēi zì kōng chuán wǔ sù huī.
寺名曾侈天真錫,碑字空傳武肅揮。
líng dòng tǔ mái zǎn jí yǎn, gǔ tái shí luò jiè sōng yuán.
靈洞土埋攢棘掩,古臺石落借松園。
lóng qí luán lù céng zhē yōng, yǒu sì yuán qiū qìng liù fēi.
龍旗鸞輅曾遮擁,有祀圓丘慶六飛。
“寺名曾侈天真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