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身寄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知身寄何處”全詩
更深河漢淡,砧杵出籬落。
凄然不得睡,俄頃風作惡。
遙程已不計,心膽尚隕獲。
移舟傍深纜,穩借今宵托。
不須嘆邅回,所苦在離索。
知身寄何處,只得呼樽酌。
波濤曉方定,掀篷卸空橐。
托目祠宇新,榱桷燦丹堊。
共指甘王靈,古墓出林薄。
分類:
《夜泊富池》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泊富池》是宋代董嗣杲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描繪了夜晚停船于富池之畔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的離愁別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望窮破寺樓,趁月沙岸泊。
更深河漢淡,砧杵出籬落。
凄然不得睡,俄頃風作惡。
遙程已不計,心膽尚隕獲。
移舟傍深纜,穩借今宵托。
不須嘆邅回,所苦在離索。
知身寄何處,只得呼樽酌。
波濤曉方定,掀篷卸空橐。
托目祠宇新,榱桷燦丹堊。
共指甘王靈,古墓出林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晚停船于富池之畔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詩人離情別緒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詩人望向遠處的破舊寺樓,寺樓隱隱約約,映襯著皎潔的月光,這里是他夜晚停靠船只的地方。在這夜色中,河面上的月光更加顯得淡薄,河漢星河的光芒也變得暗淡。同時,詩人聽到了村落中砧杵敲擊的聲音,隨風飄蕩出來,似乎是從籬笆后的村莊里傳出。這些描寫營造了一種寧靜而蕭瑟的夜晚氛圍。
詩人的內心感受在第三和第四句中得到了表達。他感到凄然落寞,難以入眠,這種心情在一瞬間被突如其來的狂風所打破。這突如其來的狂風使詩人對遠方的旅途不再計較,更加強調了他內心的堅定和勇氣。即使面臨艱險,他的心志仍然堅定,而且他相信這一切將會有所收獲。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詩人在夜晚停船時的決定和期許。他將船只靠近深水纜繩,寄托今夜的安全。他告訴自己不要嘆息和回顧過去,痛苦都源于離別的痛苦。他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寄身何處,只能抱著酒樽自我解愁。這些描寫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對未來的迷茫。
最后幾句詩描述了新的一天的到來。波濤聲在拂曉時分漸漸平息,船篷被卸下,空蕩的船簍中只余下回憶。詩人托目望去,看到了新建的祠宇,榱桷間閃耀著紅色的丹堊。他指向那座甘王靈的古墓,它佇立在稀疏的林中。這里,詩人通過古墓的出現,暗示了詩詞中的離愁別緒與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夜晚停船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現了詩人深沉的離愁別緒和對未來的期許。同時,通過古墓的描繪,還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和歷史感。這首詩詞雖然字數不多,但通過簡練而精準的語言運用,將詩人的情感與景物的描繪相融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知身寄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pō fù chí
夜泊富池
wàng qióng pò sì lóu, chèn yuè shā àn pō.
望窮破寺樓,趁月沙岸泊。
gēng shēn hé hàn dàn, zhēn chǔ chū lí luò.
更深河漢淡,砧杵出籬落。
qī rán bù dé shuì, é qǐng fēng zuò è.
凄然不得睡,俄頃風作惡。
yáo chéng yǐ bù jì, xīn dǎn shàng yǔn huò.
遙程已不計,心膽尚隕獲。
yí zhōu bàng shēn lǎn, wěn jiè jīn xiāo tuō.
移舟傍深纜,穩借今宵托。
bù xū tàn zhān huí, suǒ kǔ zài lí suǒ.
不須嘆邅回,所苦在離索。
zhī shēn jì hé chǔ, zhǐ de hū zūn zhuó.
知身寄何處,只得呼樽酌。
bō tāo xiǎo fāng dìng, xiān péng xiè kōng tuó.
波濤曉方定,掀篷卸空橐。
tuō mù cí yǔ xīn, cuī jué càn dān è.
托目祠宇新,榱桷燦丹堊。
gòng zhǐ gān wáng líng, gǔ mù chū lín báo.
共指甘王靈,古墓出林薄。
“知身寄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