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貽江表陸沉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癡貽江表陸沉羞”全詩
活脫世間泥塑樣,癡貽江表陸沉羞。
思仙廨竹招蒼鳳,學老溪梅縛翠虬。
歲晚說歸何所待,厚顏安足恥時流。
分類:
《重嘆》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嘆》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無奈和憤懣之情。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是:
心知天地厭羈留,
癡坐忘言不點頭。
活脫世間泥塑樣,
癡貽江表陸沉羞。
思仙廨竹招蒼鳳,
學老溪梅縛翠虬。
歲晚說歸何所待,
厚顏安足恥時流。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困境與無奈。作者深知天地不喜歡束縛,他感到自己像是一尊泥塑,活脫脫地展示在世間,卻因為固執而令江表陸沉羞愧。他渴望超脫塵俗,像竹子招引青鳳那樣追求仙境的自由,或者像老溪的梅花一樣綁住翠虬那樣追求學問的自由。然而歲月已晚,他對歸去之地有所期待,但內心卻充滿厚顏和恥辱,因為他感到時光的流逝,他無法擺脫現實的束縛。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內心狀況和思考,表達了他對世俗束縛的厭倦和對自由的向往。詩中的"心知天地厭羈留"表明了作者對于束縛的痛感,而"癡坐忘言不點頭"則展示了作者對于世事的冷漠和對約束的抗拒。"活脫世間泥塑樣"一句描繪了作者在世間中的無奈和無力感,而"癡貽江表陸沉羞"則表達了他因為自己的愚昧而感到羞愧。
詩詞的后半部分通過描繪竹子招引青鳳和老溪的梅花縛住翠虬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自由的渴望。然而,歲月已晚,作者對于歸去之地的期待充滿了無奈和厚顏,他意識到時光的流逝已經無法逆轉,他的追求也受到了現實的限制。
整首詩詞以對自由與束縛的矛盾感嘆為主線,通過對比和比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無奈。同時,詩詞中的意象和抒情語言也增添了詩的美感,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癡貽江表陸沉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tàn
重嘆
xīn zhī tiān dì yàn jī liú, chī zuò wàng yán bù diǎn tóu.
心知天地厭羈留,癡坐忘言不點頭。
huó tuō shì jiān ní sù yàng, chī yí jiāng biǎo lù chén xiū.
活脫世間泥塑樣,癡貽江表陸沉羞。
sī xiān xiè zhú zhāo cāng fèng, xué lǎo xī méi fù cuì qiú.
思仙廨竹招蒼鳳,學老溪梅縛翠虬。
suì wǎn shuō guī hé suǒ dài, hòu yán ān zú chǐ shí liú.
歲晚說歸何所待,厚顏安足恥時流。
“癡貽江表陸沉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