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游時駕碧云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英游時駕碧云還”全詩
一樣清風無異代,三公遺像有生顏。
竹亭畫鶴銜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慳。
摘取吟聯分扁隸,英游時駕碧云還。
分類:
《三賢祠》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賢祠》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東坡政績輝煌、梅花謙遜、清風繼往開來、三賢仍然留存的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坡政績踵香山,
梅下韜光獨養閒。
一樣清風無異代,
三公遺像有生顏。
竹亭畫鶴銜芝老,
石鼎蟠蛛炷柏慳。
摘取吟聯分扁隸,
英游時駕碧云還。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東坡(即蘇軾)的政績輝煌,他的政治成就如同香山一般巍峨壯麗。詩中提到梅花,寓意著蘇軾在政治上的謙遜和低調,他像梅花一樣埋頭耕耘,獨自修養身心。清風代代相傳,沒有變異,這里象征著蘇軾的政治理念和風格能夠流傳于后世。三賢指的是蘇軾、王安石和黃庭堅,他們的形象仍然活躍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傳說。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東坡的政績、梅花、清風和三賢的形象,展現了蘇軾的政治才華、謙遜的品質以及他的文學影響力。首句“東坡政績踵香山”,以東坡的政治成就來比擬香山的高聳,表達了他在政治上的輝煌和杰出。梅花象征著蘇軾的謙遜和低調,他在政治上不張揚,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清風無異代,表明蘇軾的政治理念和風格具有普世的價值,可以為后世所借鑒。三賢的形象在詩中出現,表達了他們的精神和思想仍然在人們心中有著生動的形象。竹亭、畫鶴、芝老、石鼎、蛛炷、柏慳等描寫手法,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染力和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東坡政績、梅花、清風和三賢的描繪,融合了政治、自然和文化的元素,展示了蘇軾的政治才華、謙遜的品質以及他的文學影響力。它既是對蘇軾的歌頌,也是對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承與贊美。
“英游時駕碧云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xián cí
三賢祠
dōng pō zhèng jī zhǒng xiāng shān, méi xià tāo guāng dú yǎng xián.
東坡政績踵香山,梅下韜光獨養閒。
yí yàng qīng fēng wú yì dài, sān gōng yí xiàng yǒu shēng yán.
一樣清風無異代,三公遺像有生顏。
zhú tíng huà hè xián zhī lǎo, shí dǐng pán zhū zhù bǎi qiān.
竹亭畫鶴銜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慳。
zhāi qǔ yín lián fēn biǎn lì, yīng yóu shí jià bì yún hái.
摘取吟聯分扁隸,英游時駕碧云還。
“英游時駕碧云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