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亭飛蓋春相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亭飛蓋春相接”全詩
三月桃花無浪起,六橋柳色有鶯啼。
官亭飛蓋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豈知坡老意,兩山長擁夕陽西。
分類:
《蘇公堤》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公堤》是宋代董嗣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紅一線界沙堤,
日日香風逐馬蹄。
三月桃花無浪起,
六橋柳色有鶯啼。
官亭飛蓋春相接,
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豈知坡老意,
兩山長擁夕陽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公堤的景色和氛圍。蘇公堤是位于蘇州的一條河堤,以其美麗的風景和悠久的歷史而聞名。詩人通過描寫河堤上的景色、風吹過的芳香、桃花的綻放、柳樹間鳥兒的鳴叫等細節,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活力。官亭、酒舍等地方充滿了喜慶的氣氛,游子們在這里相聚,享受著春天的愉悅,而夕陽西下,兩座山峰緊緊擁抱著,給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蘇公堤春天的美景和人們的歡聚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活動的描繪,詩人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幅生動的畫面,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詩中的“青紅一線界沙堤”描繪了堤岸的景色,給人一種清新而寧靜的感覺。詩人運用了“日日香風逐馬蹄”這一形象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微風的溫暖和花香的彌漫。
接下來的兩句“三月桃花無浪起,六橋柳色有鶯啼”描繪了桃花的盛開和柳樹的婆娑,以及鳥兒的歌唱聲,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詩中的“官亭飛蓋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表達了人們歡聚的場景,官亭和酒舍成為了人們聚集的地方,人們在這里享受春天的美景和快樂。
最后兩句“游子豈知坡老意,兩山長擁夕陽西”描繪了夕陽西下時,兩座山峰相互擁抱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溫馨的感覺。而“游子豈知坡老意”則表達了游子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們的活動場景的刻畫,展現了蘇公堤春天的美麗和人們的歡聚場景,給人一種寧靜、歡樂和溫暖的感覺。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詩人所描繪的景色和氛圍。
“官亭飛蓋春相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gōng dī
蘇公堤
qīng hóng yī xiàn jiè shā dī, rì rì xiāng fēng zhú mǎ tí.
青紅一線界沙堤,日日香風逐馬蹄。
sān yuè táo huā wú làng qǐ, liù qiáo liǔ sè yǒu yīng tí.
三月桃花無浪起,六橋柳色有鶯啼。
guān tíng fēi gài chūn xiāng jiē, jiǔ shě shōu qí wǎn zì mí.
官亭飛蓋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yóu zǐ qǐ zhī pō lǎo yì, liǎng shān cháng yōng xī yáng xī.
游子豈知坡老意,兩山長擁夕陽西。
“官亭飛蓋春相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