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溝塢上人無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巢溝塢上人無跡”全詩
巢溝塢上人無跡,云月堂前樹有陰。
家棄蜀鄉年歲遠,身潛洛寺屋廬深。
死生托得香山去,可遂西來一片心。
分類:
《韜光庵》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韜光庵》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述一個隱居的禪師的境地,表達了作者對于禪修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悟得師禪隱此林,
領悟到師傅的禪修法門,隱居在這片深林之中,
謾傳難下碧天吟。
雖然有心吟詠碧藍的天空,卻難以將其傳誦出來。
巢溝塢上人無跡,
在山間的溝壑和小屋里,人們無跡可尋,
云月堂前樹有陰。
只有云月堂前的樹木投下陰影。
家棄蜀鄉年歲遠,
離開了故鄉蜀地,年歲已經漫長,
身潛洛寺屋廬深。
身心潛心修行于洛寺的房舍之中。
死生托得香山去,
無論生死,都希望能托付于香山,
可遂西來一片心。
可以實現前往西方之心愿。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隱居的禪師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追求內心寧靜和超越塵世的愿望。禪修的境地被描述為隱秘而神秘的所在,禪師在深山林中悟得禪修的法門,但他無法將自己的體驗傳達給他人。詩中提到的巢溝塢和云月堂,以及洛寺的房舍,都是禪修的場所,暗示著禪師將自己的生活完全投入到修行之中。
作者通過描述離開故鄉和投身禪修生活的背景,表達了對傳統社會和塵世生活的厭倦和放棄,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最后兩句以香山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于超凡境界的追求,希望借助禪修能夠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超越。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于禪修生活的向往和對于超越塵世的追求,以及對于內心寧靜的渴望。
“巢溝塢上人無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āo guāng ān
韜光庵
wù dé shī chán yǐn cǐ lín, mán chuán nán xià bì tiān yín.
悟得師禪隱此林,謾傳難下碧天吟。
cháo gōu wù shàng rén wú jī, yún yuè táng qián shù yǒu yīn.
巢溝塢上人無跡,云月堂前樹有陰。
jiā qì shǔ xiāng nián suì yuǎn, shēn qián luò sì wū lú shēn.
家棄蜀鄉年歲遠,身潛洛寺屋廬深。
sǐ shēng tuō dé xiāng shān qù, kě suì xī lái yī piàn xīn.
死生托得香山去,可遂西來一片心。
“巢溝塢上人無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