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無住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年無住持”全詩
白日有精魅,長年無住持。
雨淋泥灶壞,草迸石爐欹。
才入廬峰界,天風逐步隨。
分類:
《妙智寺》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妙智寺》是董嗣杲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妙智寺空涼處,經始臥有遺碑。
白天有神秘魅力,多年無住持。
雨淋泥灶已破損,草生石爐傾斜。
剛剛進入廬峰界,天風隨著腳步徐徐而至。
詩意:
《妙智寺》描繪了一座空寂而涼爽的佛寺。詩人描述了寺中的景物和環境,表現出歲月流轉、荒涼寂寞的感覺。寺內缺乏住持,空蕩的大殿顯得荒廢而寂靜。詩中還描繪了寺廟遭受雨淋、泥灶破損、草木叢生的景象,以及詩人剛剛踏入此地所感受到的自然風光。
賞析:
《妙智寺》通過描繪荒涼的佛寺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主題。寺廟空曠無人,遺留的碑文見證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詩人通過描述荒廢的景象,暗示了佛法的衰落和人們對信仰的疏離。雨淋泥灶和石爐傾斜的描寫,進一步凸顯了歲月的沖刷和寺廟的荒廢。然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以積極的態度表達了對新的開始的期望,他剛進入廬山峰頂的界限,感受到了清新的天風,似乎預示著新的可能性和希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凄涼而寂寥的景象,展示了人世間興衰更迭的無常。在寺廟的荒涼中,詩人抒發了對宗教信仰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詩人也透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遞了對新的開始和希望的向往。這首詩通過凝練的筆觸和意象的運用,將人與自然、宗教與人生交織在一起,給人留下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長年無住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iào zhì sì
妙智寺
kōng liáng miào zhì sì, jīng shǐ wò yí bēi.
空涼妙智寺,經始臥遺碑。
bái rì yǒu jīng mèi, cháng nián wú zhù chí.
白日有精魅,長年無住持。
yǔ lín ní zào huài, cǎo bèng shí lú yī.
雨淋泥灶壞,草迸石爐欹。
cái rù lú fēng jiè, tiān fēng zhú bù suí.
才入廬峰界,天風逐步隨。
“長年無住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