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噴火柳拖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桃溪噴火柳拖煙”全詩
燕子怯春歸未得,一簾風雨杏花寒。
分類:
《矮齋雜詠二十首·上巳》華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矮齋雜詠二十首·上巳》是宋代詩人華岳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桃溪噴火柳拖煙,
如豆青梅已半酸。
燕子怯春歸未得,
一簾風雨杏花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象。桃樹旁的溪水噴涌著熱氣,柳樹低垂的枝條拖曳著輕煙。青梅已經半酸,還未完全成熟,呈現出豆子般的大小和青澀的顏色。燕子怯怯地還沒有歸來,可能因為春天的氣息還沒有完全到來。而窗簾外面的風雨讓杏花感到寒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春天的畫面,展示了華岳細膩的觀察力和對自然景物的深入感受。通過描寫桃溪噴火、柳樹拖煙、青梅酸澀、燕子的歸未得以及風雨中的杏花寒冷,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和變化的春天世界。
桃溪噴火和柳拖煙的描寫,通過運用火和煙的意象,給人一種春天的熱烈氛圍。青梅已半酸的描繪,則展現了春天初開的果實,帶有一種未成熟和酸澀的感覺,也象征著春天的初期階段。燕子怯春歸未得,表達了春天尚未完全到來,燕子還沒有勇敢地歸巢的情景,反映了春天的來臨還需要時間。最后,一簾風雨中的杏花寒冷,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春天的變幻莫測和多變的氣候。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勾勒出春天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變化和生機。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細節的關注和對自然的敏感,同時也可以在詩中找到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命的積極態度。
“桃溪噴火柳拖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ǎi zhāi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shàng sì
矮齋雜詠二十首·上巳
táo xī pēn huǒ liǔ tuō yān, rú dòu qīng méi yǐ bàn suān.
桃溪噴火柳拖煙,如豆青梅已半酸。
yàn zi qiè chūn guī wèi dé, yī lián fēng yǔ xìng huā hán.
燕子怯春歸未得,一簾風雨杏花寒。
“桃溪噴火柳拖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