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宿茅亭得夜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投宿茅亭得夜涼”全詩
青簪擊破寒窗紙,漏得山花一線香。
分類:
《矮齋雜詠二十首》華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矮齋雜詠二十首·宿茅亭》是宋代文人華岳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投宿茅亭得夜涼,
鷓班搖落奏筼筜。
青簪擊破寒窗紙,
漏得山花一線香。
詩意:
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宿茅亭過夜時的情景和感受。夜晚涼爽,使得詩人感到舒適和寧靜。鷓鴣在樹上啼鳴,落葉隨風搖曳,形成一種和諧的音樂。詩人靜坐茅亭,聽著鷓鴣的聲音和落葉的聲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心情愉悅,思緒如筼筜一般悠遠。窗紙上的青簪碰擊聲打破了寒窗的寂靜,仿佛將寒冷的季節推開。透過窗紙的破洞,詩人可以看到外面的山花,感受到一絲絲芬芳的香氣,這讓他更加陶醉于美好的自然景色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感受,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感悟。詩人選擇了一個宿茅亭的場景,通過夜涼、鷓班和山花等元素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靜謐而美好的環境中。詩中運用了音樂的比喻,將鷓班的鳴叫和落葉的搖曳形容為一首奏筼筜的曲子,使得整首詩的氛圍更加悠揚和優美。青簪擊破寒窗紙的一幕則展現了詩人對溫暖和美好的向往,窗紙上的破洞成為與外界相通的通道,將美好的香氣引入茅亭,給詩人帶來愉悅的感受。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優美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仰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引發讀者對自然和美的思考。
“投宿茅亭得夜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ǎi zhāi zá yǒng èr shí shǒu
矮齋雜詠二十首
tóu sù máo tíng dé yè liáng, zhè bān yáo luò zòu yún dāng.
投宿茅亭得夜涼,鷓班搖落奏筼筜。
qīng zān jī pò hán chuāng zhǐ, lòu dé shān huā yī xiàn xiāng.
青簪擊破寒窗紙,漏得山花一線香。
“投宿茅亭得夜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