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嗟別離太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嗟別離太遠”全詩
吳苑燕辭人去,汾川雁帶書來。
愁吟月落猶望,憶夢天明未回。
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詩送一杯。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酬令狐相公六言見寄》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令狐相公六言見寄》是唐代劉禹錫的作品,詩意表達了離別的苦痛和對逝去時光的悲涼之情。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已嗟別離太遠,更被光陰苦催。
已經嘆息別離太遙遠,時光更加殘酷地催逼。
吳苑燕辭人去,汾川雁帶書來。
曾經有人離去吳苑,如今北飛的候鳥帶來了書信。
愁吟月落猶望,憶夢天明未回。
憂愁地吟唱,等待月落,仿佛期盼不會到來;回憶的夢境,在天明之時還未回來。
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詩送一杯。
今天請讓歌者唱出兄弟的詩句,并且送上一杯酒。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描寫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感受和對光陰流逝的悲觀態度。詩中運用了吳苑燕和汾川雁的比喻,表達了時間推移和人事易變的無情現實。詩人以愁吟、憶夢的方式來表達對逝去時光的思念與無奈。最后,詩人請唱歌的人以兄弟之情為樂,送上一杯酒,寄托了對友誼的珍重之情。
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以平淡的表達方式展現了離別的無奈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同時也表現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兄弟之情的情感表露。
“已嗟別離太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líng hú xiàng gōng liù yán jiàn jì
酬令狐相公六言見寄
yǐ jiē bié lí tài yuǎn, gèng bèi guāng yīn kǔ cuī.
已嗟別離太遠,更被光陰苦催。
wú yuàn yàn cí rén qù,
吳苑燕辭人去,
fén chuān yàn dài shū lái.
汾川雁帶書來。
chóu yín yuè luò yóu wàng, yì mèng tiān míng wèi huí.
愁吟月落猶望,憶夢天明未回。
jīn rì biàn lìng gē zhě, chàng xiōng shī sòng yī bēi.
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詩送一杯。
“已嗟別離太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