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茅重理蠹魚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結茅重理蠹魚編”全詩
種秫漸營浮蟻甕,結茅重理蠹魚編。
敢期晤晤方傾蓋,遽有新詩當贈鞭。
仰望青云多鼎貴,無由換骨學飛仙。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是王炎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旌陽峰下水成淵,
在旌陽峰的腳下水匯聚成了大淵,
可約鳧鷗共一川。
可以邀請鳧鷗一同共游于這條河川之上。
種秫漸營浮蟻甕,
種植水稻漸漸充實了洗蟻筐,
結茅重理蠹魚編。
編制茅草重重捆綁著捕魚的竹簍。
敢期晤晤方傾蓋,
敢期望能與您相會,一同傾聽您的指導,
遽有新詩當贈鞭。
匆忙地有了新的詩篇要贈送給您。
仰望青云多鼎貴,
仰望著藍天白云,有許多令人敬仰的人物,
無由換骨學飛仙。
可惜無法通過更換肉身來學習飛升成仙。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旌陽峰下水匯聚成淵,鳧鷗在河川中自由飛行的景象。詩人通過描述種植水稻和捕魚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農業勞動的努力和收獲的喜悅。詩人表達了對智者的敬仰,并希望能夠與他們相會并傾聽他們的指導。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飛升仙界的向往,但又感慨于人類無法輕易實現仙道的境地。
賞析:
這首詩以旌陽峰下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水成淵、鳧鷗飛行、種植水稻和捕魚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人類對大自然的掌控能力。詩中的"約鳧鷗共一川"表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景。詩人對智者的崇敬和對飛仙的向往,表達了對高尚境界的追求。整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生活和理想的熱愛,給人以振奮和啟迪。
“結茅重理蠹魚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bā líng luó bù sòng xíng èr shǒu
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
jīng yáng fēng xià shuǐ chéng yuān, kě yuē fú ōu gòng yī chuān.
旌陽峰下水成淵,可約鳧鷗共一川。
zhǒng shú jiàn yíng fú yǐ wèng, jié máo zhòng lǐ dù yú biān.
種秫漸營浮蟻甕,結茅重理蠹魚編。
gǎn qī wù wù fāng qīng gài, jù yǒu xīn shī dāng zèng biān.
敢期晤晤方傾蓋,遽有新詩當贈鞭。
yǎng wàng qīng yún duō dǐng guì, wú yóu huàn gǔ xué fēi xiān.
仰望青云多鼎貴,無由換骨學飛仙。
“結茅重理蠹魚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