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號夜翻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號夜翻營”全詩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聲。
襲月寒暈起,吹云陰陣成。
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邊風行》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邊風行
邊馬蕭蕭鳴,邊風滿磧生。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聲。
襲月寒暈起,吹云陰陣成。
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
中文譯文:
邊境的風吹過,邊上的馬嘶鳴。
邊風吹過大漠,草原生機勃勃。
士兵們悄悄加強弓箭的力量,鼓鼙聲響。
冷月被云霧籠罩,陰云形成排陣。
將領觀察天氣變化,夜晚挑動軍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邊疆的戰爭景象。詩人通過描寫邊馬嘶鳴、邊風滿磧、弓箭壓力加大、鼓鼙聲響等細節,展現了邊境戰事緊張的氛圍。詩中的暗喻和象征手法運用巧妙,如將寒冷的月亮和滿天的陰云暗示戰事的兇險,將將領觀察天氣候來決定行兵的情節,體現了將軍的智謀和勇氣。整首詩通過凝練的語言和形象描寫,呈現出戰爭的緊張和激烈,展示了唐代邊疆守軍的堅毅和勇敢。
“出號夜翻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ān fēng xíng
邊風行
biān mǎ xiāo xiāo míng, biān fēng mǎn qì shēng.
邊馬蕭蕭鳴,邊風滿磧生。
àn tiān gōng jiàn lì, dòu shàng gǔ pí shēng.
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聲。
xí yuè hán yūn qǐ, chuī yún yīn zhèn chéng.
襲月寒暈起,吹云陰陣成。
jiāng jūn zhàn qì hòu, chū hào yè fān yíng.
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
“出號夜翻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