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鰲便可月為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釣鰲便可月為鉤”全詩
若叩侯門逢短李,釣鰲便可月為鉤。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與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絕》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絕》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以詠史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在困境中的無奈和對命運的反思。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魚蝦瑣細不堪求,
水澀溪寒欲斷流。
若叩侯門逢短李,
釣鰲便可月為鉤。
詩意:
這首詩以釣魚為主題,通過描繪魚蝦瑣細不堪捕捉和水流的寒冷與阻滯,表達了詩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詩人對自己的處境感到無奈,但仍然懷揣希望,希望通過一次機遇能夠改變命運,就像釣鰲(傳說中的大鱉)用月亮作魚鉤一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寫瑣細不堪求的魚蝦和水流的澀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魚蝦被詩人視作生活中瑣碎的小事物,它們微不足道,卻又困擾著人們的生存。水流的寒冷和欲斷之勢象征了詩人所處的困境和挫折,似乎一切都在拒絕他的努力和期望。
然而,在詩的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改變命運的渴望。他說如果能夠遇到侯門之士短李,也就是有權勢的人,那么釣鰲(指詩人自己)就能夠用月亮作魚鉤,這暗示著一次機遇的到來,可能會改變他的命運。這種對于命運改變的期待和渴望,使整首詩透露出一絲希望的光芒。
詩人通過魚蝦、水流和釣鰲等意象的運用,將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他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對比,將自己的內心體驗融入其中,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困境和希望。通過這種交織著現實與意象的表達,詩人成功地傳達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
“釣鰲便可月為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sān shān xiàng shì lín zi hé sān jué
與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絕
yú xiā suǒ xì bù kān qiú, shuǐ sè xī hán yù duàn liú.
魚蝦瑣細不堪求,水澀溪寒欲斷流。
ruò kòu hóu mén féng duǎn lǐ, diào áo biàn kě yuè wèi gōu.
若叩侯門逢短李,釣鰲便可月為鉤。
“釣鰲便可月為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