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方見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離方見情”全詩
午橋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詩酒同行樂,別離方見情。
從此洛陽社,吟詠屬書生。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絳州》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絳州》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祖帳臨周道,
前旌指晉城。
午橋群吏散,
亥字老人迎。
詩酒同行樂,
別離方見情。
從此洛陽社,
吟詠屬書生。
中文譯文:
祖帳搭在周道旁邊,
前方的旌旗指向晉城。
午時橋上,群吏散去,
亥時的老人迎接。
詩和酒相伴而行,一同享受快樂,
分別時才能真正感受到情感。
從此之后,洛陽的文人雅士們,
將從事吟詠創作,屬于書生階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送別河南地方官員皇甫少尹赴絳州的作品。詩中描繪了離別的場景和情感。
詩的開頭描述了祖帳搭在周道旁邊,前方的旌旗指向晉城,顯示出皇甫少尹從洛陽出發離去的情景。
接著,詩人描述了午時時分,橋上的群吏散去,亥時的老人迎接。這里可以理解為離別時刻的變化,群吏離去代表著與皇甫少尹的分別,而老人的到來則象征著新的開始。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皇甫少尹的祝福和自己離別的感受。詩人認為在分別的時刻,才能真正感受到深情。他希望皇甫少尹在絳州能夠繼續享受詩和酒的樂趣。
最后兩句表達了劉禹錫自己將從事詩歌創作的決心。他將在洛陽社會中,作為一個書生,繼續吟詠創作。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離別的場景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皇甫少尹的祝福,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繼續從事詩歌創作的決心。這首詩詞展現了唐代文人的離別情懷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別離方見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é nán huáng fǔ shǎo yǐn fù jiàng zhōu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絳州
zǔ zhàng lín zhōu dào, qián jīng zhǐ jìn chéng.
祖帳臨周道,前旌指晉城。
wǔ qiáo qún lì sàn, hài zì lǎo rén yíng.
午橋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shī jiǔ tóng háng lè, bié lí fāng jiàn qíng.
詩酒同行樂,別離方見情。
cóng cǐ luò yáng shè, yín yǒng shǔ shū shēng.
從此洛陽社,吟詠屬書生。
“別離方見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