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骨緣詩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鶴骨緣詩瘦”全詩
倦游來異縣,小隱住荒村。
鶴骨緣詩瘦,雞膚借酒溫。
長須煩灑掃,吾欲叩柴門。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落洲爭出,天寒日易昏。
在水落下的洲島上爭斗的聲音逐漸消散,天空寒冷,白晝變得短暫。
倦游來異縣,小隱住荒村。
疲憊的游歷帶我到了一個陌生的縣城,我選擇在一個荒涼的村莊中隱居。
鶴骨緣詩瘦,雞膚借酒溫。
像鶴骨一樣瘦弱的身軀因為寫詩而消瘦,雞皮則因為酒的溫暖而得到些許舒緩。
長須煩灑掃,吾欲叩柴門。
長時間的苦心灑掃,我渴望敲響柴門。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相結合,表達了一種寂寞、疲憊和追求寧靜的心境。詩人通過描述水聲消散、天寒昏暗的景象,表達自己在世俗紛擾中的疲倦與無奈。他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縣城,選擇隱居在荒涼的村莊,尋找內心的寧靜。詩中的鶴骨和雞皮象征著詩人瘦弱的身軀,通過寫詩和喝酒來尋找一些溫暖和慰藉。長時間的掃地和打理表明詩人對于清凈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展現了他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最后,詩人表達了他渴望打開柴門,邁向新的生活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孤獨、疲憊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詩人成功地傳達了一種深沉而真摯的情緒,引發讀者共鳴。
“鶴骨緣詩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xiān qīng jí shì wǔ shǒu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
shuǐ luò zhōu zhēng chū, tiān hán rì yì hūn.
水落洲爭出,天寒日易昏。
juàn yóu lái yì xiàn, xiǎo yǐn zhù huāng cūn.
倦游來異縣,小隱住荒村。
hè gǔ yuán shī shòu, jī fū jiè jiǔ wēn.
鶴骨緣詩瘦,雞膚借酒溫。
cháng xū fán sǎ sǎo, wú yù kòu zhài mén.
長須煩灑掃,吾欲叩柴門。
“鶴骨緣詩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