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者憂凍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貧者憂凍死”全詩
兒童相與言,雪意恐未已。
一月見三白,為瑞亦足矣。
老夫固畏寒,貧者憂凍死。
六出亂飛花,不如晴可喜。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病中即事三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中即事三首》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病中的景象,抒發了對嚴寒天氣的憂慮和對春暖花開的向往之情。
詩詞中描述了作者渾身不逢光的狀況,整個世界似乎被凍結住了,朦朧的凍云遮蔽了天空。然而,盡管病中,作者仍與兒童言談,他們談論著雪,而作者卻對雪的降臨感到擔憂,擔心雪意還未消散。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看到了一個月中出現了三次白雪,他認為這是一種吉祥之兆。然而,對于年老的作者來說,嚴寒仍然讓他恐懼不已,而貧窮的人們更擔心被凍死。
詩中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于春天的期盼。他說六出亂飛的花朵,比起晴天來說,也不如那樣的春天令人高興。這里,作者將春天的景象與冬天的寒冷進行對比,進一步突出了他對于溫暖季節的向往和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病中所面臨的苦痛和對于春天的渴望。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對于嚴寒天氣的恐懼和對于溫暖春天的向往之情,以及對于生活困境的擔憂。這種對比和情感的表達,使得詩詞更富有情感和生命力,引發讀者對于生活的思考和共鳴。
“貧者憂凍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zhōng jí shì sān shǒu
病中即事三首
jiā xún bú jiàn rì, dòng yún sāi tiān yǔ.
浹旬不見日,凍云塞天宇。
ér tóng xiāng yǔ yán, xuě yì kǒng wèi yǐ.
兒童相與言,雪意恐未已。
yī yuè jiàn sān bái, wèi ruì yì zú yǐ.
一月見三白,為瑞亦足矣。
lǎo fū gù wèi hán, pín zhě yōu dòng sǐ.
老夫固畏寒,貧者憂凍死。
liù chū luàn fēi huā, bù rú qíng kě xǐ.
六出亂飛花,不如晴可喜。
“貧者憂凍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