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判一生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判一生休”全詩
誰知多病苦,自判一生休。
舟著平沙尾,橋橫古渡頭。
往來皆物役,卻掃獨無求。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雙溪即事》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溪即事》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幽靜的山溪景象,并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悟和人生態度。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條位于山谷中的小溪,竹林夾道,溪水潺潺。在溪水旁邊,有一座小樓,似乎是在山腳下建造的。然而,這個美麗的景色背后隱藏著作者多年以來的病痛和困苦。因此,作者決定自我判定,決心放棄一生的追求與奮斗。他選擇了離開喧囂的世界,舟停在平靜的沙灘盡頭,橋橫跨在古老的渡口上。雖然來往的人們都在忙碌地奔波,但作者卻獨自一人,擺脫了一切物質的束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賞析:
《雙溪即事》通過簡潔而質樸的描寫,展現了一幅幽靜恬淡的山溪景象。竹底開出一條幽徑,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山根上結有一座小樓,增添了一絲詩情畫意。然而,這美景背后卻暗藏著作者多年的病苦和辛酸,表達了他對人生的痛苦和迷茫。通過舟停平沙尾、橋橫古渡頭的描寫,詩人展示了自己放棄世俗紛擾,追求內心自由和寧靜的決心。與此同時,他也對那些忙碌于世俗之事的人們持有一種超然的態度,認為他們只是為了物質而奔波,而自己則選擇了超越物質的境界。
整首詩以淡泊、超脫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融為一體,進而表達出對紛擾世俗的拋棄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這首詩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哲理,引發人們對于內心追求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自判一生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xī jí shì
雙溪即事
zhú dǐ kāi yōu jìng, shān gēn jié xiǎo lóu.
竹底開幽徑,山根結小樓。
shéi zhī duō bìng kǔ, zì pàn yī shēng xiū.
誰知多病苦,自判一生休。
zhōu zhe píng shā wěi, qiáo héng gǔ dù tóu.
舟著平沙尾,橋橫古渡頭。
wǎng lái jiē wù yì, què sǎo dú wú qiú.
往來皆物役,卻掃獨無求。
“自判一生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