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論心思益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平日論心思益友”全詩
平日論心思益友,而今刮眼見詩人。
有民墮在蒹葭境,為政恐無桃李春。
撫字要須寬猛濟,誦公佳句合書紳。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次韻李仲永攜詩相別》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李仲永攜詩相別》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侯人物極清真,
李仲永先生的品德非常純正,
氣似靈犀可辟塵。
他的氣質就像一顆神奇的靈犀一樣,可以驅散塵埃。
平日論心思益友,
平時與他交流心靈的想法,使我受益匪淺,
而今刮眼見詩人。
如今我有幸能親眼見到這位杰出的詩人。
有民墮在蒹葭境,
人民陷入了困境之中,
為政恐無桃李春。
政治不善,恐怕無法帶來春天般的桃李芳華。
撫字要須寬猛濟,
在書寫文字時,必須既寬容又果決,
誦公佳句合書紳。
背誦先生優美的句子,使我成為一個合格的文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李仲永先生的敬佩之情,他認為李先生的人品高尚,氣質出眾,不僅在平日的交流中受益良多,更在此次相別時親眼見到了他的詩才。詩中還涉及到社會政治的問題,暗示著時局混亂,但作者希望能夠通過寬容和果斷的行動來改變現狀。整首詩以贊美李仲永先生為主線,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社會問題的思考。
“平日論心思益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ǐ zhòng yǒng xié shī xiāng bié
次韻李仲永攜詩相別
lǐ hóu rén wù jí qīng zhēn, qì shì líng xī kě pì chén.
李侯人物極清真,氣似靈犀可辟塵。
píng rì lùn xīn sī yì yǒu, ér jīn guā yǎn jiàn shī rén.
平日論心思益友,而今刮眼見詩人。
yǒu mín duò zài jiān jiā jìng, wéi zhèng kǒng wú táo lǐ chūn.
有民墮在蒹葭境,為政恐無桃李春。
fǔ zì yào xū kuān měng jì, sòng gōng jiā jù hé shū shēn.
撫字要須寬猛濟,誦公佳句合書紳。
“平日論心思益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