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策度斜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策度斜暉”全詩
蔞蒿穿雪長,水鳥背人飛。
沮洳蒹葭遠,村墟煙火稀。
邊風吹莫色,短策度斜暉。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復州道中二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復州道中二首》
歲事已告畢,客行殊未歸。
蔞蒿穿雪長,水鳥背人飛。
沮洳蒹葭遠,村墟煙火稀。
邊風吹莫色,短策度斜暉。
中文譯文:
一年的事情已經結束,旅途卻還未歸程。
路上長滿了蔞蒿穿越雪地,水鳥飛過背負著人類。
沮洳的蒹葭長在遠方,村莊的煙火稀少。
邊境的風吹過,沒有任何色彩,短暫的馬車穿越著斜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名為《復州道中二首》,作者王炎是宋代的文人。詩人在旅途中觀察到了一系列景象,并把它們融入了詩中,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旅行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提到了一年的事情已經結束,但他仍然遠離家鄉,旅途尚未結束。這句表達了離鄉背井者的思鄉之情,以及旅途漫漫的辛苦和不舍。
接下來,詩人用生動的描寫展示了旅途中的景象。蔞蒿穿越雪地,形容了寒冷的冬天,詩人似乎置身于白雪皚皚的山野中。水鳥背人飛的描寫則暗示了旅途的辛勞和漫長,詩人仿佛成了水鳥背負著人類的希望飛翔。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遠方的景色。沮洳的蒹葭遠,村墟的煙火稀,表達了遠離家鄉時的孤獨和陌生感。而邊風吹過時沒有任何色彩,短策度斜暉,揭示了旅途中的艱辛和短暫的光景。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心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詩人抒發了離鄉背井者的思鄉之情和對旅行的感慨,表達了對流年歲月的感慨和對邊境旅行的思考。
“短策度斜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zhōu dào zhōng èr shǒu
復州道中二首
suì shì yǐ gào bì, kè xíng shū wèi guī.
歲事已告畢,客行殊未歸。
lóu hāo chuān xuě zhǎng, shuǐ niǎo bèi rén fēi.
蔞蒿穿雪長,水鳥背人飛。
jù rù jiān jiā yuǎn, cūn xū yān huǒ xī.
沮洳蒹葭遠,村墟煙火稀。
biān fēng chuī mò sè, duǎn cè dù xié huī.
邊風吹莫色,短策度斜暉。
“短策度斜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