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昔共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門昔共登”全詩
枯楊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馬鬣今無所,龍門昔共登。
何人為吊客,唯是有青蠅。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傷丘中丞》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傷丘中丞,詩中描繪了鄴下殺才子的悲劇情景。蒼茫冤氣凝,表達了冤魂凝結的悲慘景象。枯楊映漳水,表現了楊樹干枯的蕭瑟景色。野火上西陵,形容野火燃燒著西陵。馬鬣今無所,龍門昔共登,表明曾經英勇的將領如今已不復存在,唯有回憶留存。然而,何人為吊客,唯是有青蠅,卻只有一些蒼蠅作為墓前的唯一吊客。整首詩意深沉,表達了對逝去英才的思念和對歷史殘酷之感。
中文譯文:
鄴下殺才子,蒼茫冤氣凝。
枯楊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馬鬣今無所,龍門昔共登。
何人為吊客,唯是有青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鄴下殺才子的悲劇景象,通過描述枯楊、野火等景色,表達了冤魂凝結、英才消逝的悲涼之感。將領的馬鬣已無下落,龍門則成了過往,只剩下青蠅作為墓前的吊客。通過這些形象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逝去英才和歷史殘酷的思考和感嘆。整首詩意深沉,意境凄涼,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龍門昔共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qiū zhōng chéng
傷丘中丞
yè xià shā cái zǐ, cāng máng yuān qì níng.
鄴下殺才子,蒼茫冤氣凝。
kū yáng yìng zhāng shuǐ, yě huǒ shàng xī líng.
枯楊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mǎ liè jīn wú suǒ, lóng mén xī gòng dēng.
馬鬣今無所,龍門昔共登。
hé rén wéi diào kè, wéi shì yǒu qīng yíng.
何人為吊客,唯是有青蠅。
“龍門昔共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