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又寒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木落又寒聲”全詩
花開方淑景,木落又寒聲。
云破日還晦,潮回江未平。
壯年曾試險,遲莫敢輕生。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西興阻風》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興阻風》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小市鎮“西興渡”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環境和人生哲理,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坎坷和挫折的思考和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小市西興渡,年來一再行。
花開方淑景,木落又寒聲。
云破日還晦,潮回江未平。
壯年曾試險,遲莫敢輕生。
詩中的“小市西興渡”是一個具體的地名,暗示了一個偏遠的小鎮。作者表示自己多年來一再來到這個地方,這種頻繁的行走給詩中的景象和情感增添了一種真實感。
詩中的景象描寫非常簡潔而生動。作者用“花開方淑景”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暗示著生活的希望和活力;而“木落又寒聲”則傳達出秋天的凄涼和寒冷,暗示了生活的艱辛和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云破日還晦,潮回江未平”表達了逆境和挫折。云破日還晦,意味著困難和陰霾即將過去,陽光即將再次照耀;潮回江未平,暗示著生活中的波折和不穩定,但也透露出希望未泯。
最后兩句“壯年曾試險,遲莫敢輕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態度。作者在年輕時曾經歷過危險和挑戰,因此他鼓勵人們不要輕易放棄生命,要堅持面對困難和逆境,要珍惜生命的寶貴。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堅持的態度。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表達哲理,呼吁人們在逆境中堅守信念,不輕易放棄,珍惜生命的每一刻。
“木落又寒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xīng zǔ fēng
西興阻風
xiǎo shì xī xīng dù, nián lái yī zài xíng.
小市西興渡,年來一再行。
huā kāi fāng shū jǐng, mù luò yòu hán shēng.
花開方淑景,木落又寒聲。
yún pò rì hái huì, cháo huí jiāng wèi píng.
云破日還晦,潮回江未平。
zhuàng nián céng shì xiǎn, chí mò gǎn qīng shēng.
壯年曾試險,遲莫敢輕生。
“木落又寒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