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物令人眼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俗物令人眼白”全詩
袖手倚楹獨立,孤鴻滅沒人間。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陳推官幽居十詠·山堂曠望》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陳推官幽居十詠·山堂曠望》是宋代王炎的詩作。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世俗之物的無足輕重以及他對孤獨自在、超脫塵世的向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陳推官的幽居為背景,描述了他獨自倚立在山堂之中,遠眺湖山的景象。首句「俗物令人眼白」表明了作者對俗世之物的厭倦和無奈之情。他認為這些世俗之物只會使人感到煩擾和困惑,從而產生一種眼中所見皆是浮云的感覺。
接著,詩人通過「鉤簾領略湖山」的描寫,表現了他透過窗簾欣賞湖山的景色。這種觀景的方式體現了他內心的超然和超脫,以及對自然美的追求。他不再糾纏于俗世的喧囂,而是以一種閑適自得的姿態,享受著大自然的寧靜與美麗。
第三句「袖手倚楹獨立」則展現了作者在山堂中的姿態,他悠閑地將手放在袖子里,靠著楹柱獨自站立。這個形象突出了他的孤獨和獨立,彰顯了他與世隔絕的境地。他不與世人為伍,而是選擇了一個與自然為伍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孤鴻滅沒人間」通過孤鴻的形象,表達了作者自身的孤獨感。孤鴻在廣闊的天空中消失了,仿佛沒有留下一絲痕跡。這暗示了作者選擇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生活方式,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自由,與紛繁的世俗相比,他的存在仿佛微不足道。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陳推官幽居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世俗之物的厭倦和對自由、超脫的追求。他通過欣賞湖山的景色和獨自倚立的姿態,展示了他與世隔絕的狀態和內心的寧靜。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傳遞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引發讀者對自然美和內心平靜的思考。
“俗物令人眼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tuī guān yōu jū shí yǒng shān táng kuàng wàng
陳推官幽居十詠·山堂曠望
sú wù lìng rén yǎn bái, gōu lián lǐng lüè hú shān.
俗物令人眼白,鉤簾領略湖山。
xiù shǒu yǐ yíng dú lì, gū hóng miè méi rén jiān.
袖手倚楹獨立,孤鴻滅沒人間。
“俗物令人眼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