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厭亂蟬專美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厭亂蟬專美蔭”全詩
心厭亂蟬專美蔭,目隨高鳥度晴空。
此身尚落功名外,生理方侵念慮中。
坐到夜深明月上,秋聲故故繞梧桐。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秋日晚晴》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晚晴》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天的晚上晴空萬里,殘余的霞光像細細的紅線,顏色淺淡而深紅。雨水帶著涼意降臨,助長了清爽的秋風。我心里煩躁厭倦,只想專注于靜謐的樹蔭下,不去理睬嘈雜的蟬鳴聲。我目光隨著高飛的鳥兒飄過,一直望向晴朗的天空。盡管我身處世俗之外,仍然受到現實的束縛,思慮紛至沓來,侵占了我的生活和思緒。坐在夜深人靜、明亮的月光下,秋天的聲音在悠揚地環繞著梧桐樹。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日晚晴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內心體驗相結合,展現了一種愿望——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尋求寧靜與自由。詩詞以秋天的自然景觀為背景,秋日的晚晴給人以寧靜、清涼的感覺,同時也映襯出詩人內心的煩躁和厭倦。詩人渴望擺脫功名利祿的紛擾,追求心靈的寧靜,但現實的壓力和思慮卻不斷侵擾著他的內心。
詩中的梧桐樹在夜晚的明月映照下,成為一種象征。它不僅代表了詩人的身世和處境,同時也象征著詩人內心深處的向往和追求。秋聲在梧桐樹間回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寧靜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流暢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通過描寫秋日晚晴的景色,詩人抒發了對繁雜世界的厭倦與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體現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整首詩詞意境清新,給人以閑適的感覺,讀來使人心曠神怡,引發人們對內心靜謐與自由的思考。
“心厭亂蟬專美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wǎn qíng
秋日晚晴
duàn xiá lǚ mài qiǎn shēn hóng, yǔ xié liáng lái zhù hǎo fēng.
斷霞縷脈淺深紅,雨挾涼來助好風。
xīn yàn luàn chán zhuān měi yīn, mù suí gāo niǎo dù qíng kōng.
心厭亂蟬專美蔭,目隨高鳥度晴空。
cǐ shēn shàng luò gōng míng wài, shēng lǐ fāng qīn niàn lǜ zhōng.
此身尚落功名外,生理方侵念慮中。
zuò dào yè shēn míng yuè shàng, qiū shēng gù gù rào wú tóng.
坐到夜深明月上,秋聲故故繞梧桐。
“心厭亂蟬專美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