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問山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枕上問山童”全詩
紙張不知天曉。
枕上問山童,門外雪深多少。
休掃。
休掃。
收拾老夫茶灶。
分類: 如夢令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如夢令》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如夢令·火榻只宜春早》
中文譯文:
火榻只適合春天的早晨。
紙張不知道天已經亮了。
躺在床上詢問山童,
門外的雪有多深。
停止打掃,停止打掃,
整理好老夫的茶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元代詩人許有壬所作。詩中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的場景,通過火榻、紙張、山童和雪深等元素,傳遞出一種寂靜而清新的感覺。
首先,詩人提到了火榻,它象征著溫暖和舒適。然而,詩人卻強調火榻只適合春天的早晨,暗示著春天的短暫和珍貴。這種對春天的追求和渴望,展現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向往。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紙張不知道天已經亮了,這里可以理解為人們的懶散和遲疑。或許是因為春天的早晨溫暖而舒適,讓人不愿起床,也暗示了一種安逸和悠閑的心境。
詩中的山童是詩人與自然的交流者,他向山童詢問門外的雪有多深,暗示詩人對自然的關注和對季節變化的敏感。雪深的描述,也讓讀者感受到冬天嚴寒的氣息,與春天的溫暖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休掃。休掃。收拾老夫茶灶。”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希望停止打掃的喧囂,安靜下來,享受獨處和品味自己的茶。這種寂靜和寧靜的氛圍,與前文的春天溫暖形成對比,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平和和安寧。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早晨的描繪,展現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對自然的關注以及對寧靜與安逸的追求。通過對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的對比,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了時間的流轉和生活的變化,在平淡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枕上問山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ú mèng lìng
如夢令
huǒ tà zhǐ yí chūn zǎo.
火榻只宜春早。
zhǐ zhāng bù zhī tiān xiǎo.
紙張不知天曉。
zhěn shàng wèn shān tóng, mén wài xuě shēn duō shǎo.
枕上問山童,門外雪深多少。
xiū sǎo.
休掃。
xiū sǎo.
休掃。
shōu shí lǎo fū chá zào.
收拾老夫茶灶。
“枕上問山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