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上桃都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上桃都樹”全詩
幽花細草聊娛目,小圃更無閑土。
膏澤溥。
豈天為司晨,偏與鐘奇古。
無人起舞。
對寂寂園池,蕭蕭風雨,竦立為誰怒。
三生夢,猶繞尸鄉棲處。
昂然幾欲掀舉。
*丹蹙錦頭顱好,葉葉舊時毛羽。
天已許。
待海日升時,飛上桃都樹。
人間凝佇。
看叫白東方,卻來平地,千載不容腐。
分類: 摸魚子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摸魚子 賦雞冠花,用明初韻》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摸魚子 賦雞冠花,用明初韻》
朝代:元代
作者:許有壬
這首詩以元代許有壬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笑山人的內心世界。詩人年復一年地隱藏著自己的真實情感,如同木雞一般,內心充滿了無法言喻的秘密。幽靜的花朵和細草成為他尋找慰藉的對象,小小的庭園也沒有空閑的土地。天地的恩澤是廣袤的,但它是否是專屬于早晨的鐘奇古,而不與其他人分享?在這寂寥的庭園中,無人起舞,面對著荒蕪的池塘,蕭瑟的風雨,他竟然陷入了憤怒之中。三生的夢境,仍然纏繞在死亡的鄉野。他昂然挺立,幾乎要奮起揚起,似乎是為了那個紅色包裹著丹蹙的錦頭顱,那葉葉舊時的毛羽。天空已經給予了許諾,等待著海日升起時,他將飛向桃花盛開的都市。然而,他仍然凝望于人間,眺望著那東方的白色天空,盡管它平凡如地面,千百年來不曾腐朽。
這首詩詞通過隱喻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的情感。笑山人的心事被比喻為木雞,象征著秘密和無法表達的思緒。幽花和細草象征著他尋找慰藉的對象,而小圃的閑土的缺失則反映了他生活中的不盡如人意。詩中的風雨和庭園的荒蕪,以及昂然挺立的姿態,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憤怒和不滿。同時,詩中出現的丹蹙錦頭顱和舊時毛羽,以及海日升起和桃都樹,都是詩人對美好和希望的向往。最后,對白東方的凝望和平地的千載不容腐,暗示了詩人對永恒和真理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的向往,展示了元代詩人許有壬獨特的寫作風格。他以隱喻和象征手法,巧妙地描繪了一個寂寞而內斂的笑山人的內心世界,同時表達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雅致而富有韻律感,通過精妙的語言和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感情和想象力的境界。
“飛上桃都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ō yú zǐ fù jī guān huā, yòng míng chū yùn
摸魚子 賦雞冠花,用明初韻
xiào shān rén mù jī xīn shì, nián lái liǎn cáng jù.
笑山人木雞心事,年來斂*藏距。
yōu huā xì cǎo liáo yú mù, xiǎo pǔ gèng wú xián tǔ.
幽花細草聊娛目,小圃更無閑土。
gào zé pǔ.
膏澤溥。
qǐ tiān wèi sī chén, piān yǔ zhōng qí gǔ.
豈天為司晨,偏與鐘奇古。
wú rén qǐ wǔ.
無人起舞。
duì jì jì yuán chí, xiāo xiāo fēng yǔ, sǒng lì wèi shuí nù.
對寂寂園池,蕭蕭風雨,竦立為誰怒。
sān shēng mèng, yóu rào shī xiāng qī chù.
三生夢,猶繞尸鄉棲處。
áng rán jī yù xiān jǔ.
昂然幾欲掀舉。
dān cù jǐn tóu lú hǎo, yè yè jiù shí máo yǔ.
*丹蹙錦頭顱好,葉葉舊時毛羽。
tiān yǐ xǔ.
天已許。
dài hǎi rì shēng shí, fēi shàng táo dōu shù.
待海日升時,飛上桃都樹。
rén jiān níng zhù.
人間凝佇。
kàn jiào bái dōng fāng, què lái píng dì, qiān zǎi bù róng fǔ.
看叫白東方,卻來平地,千載不容腐。
“飛上桃都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