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取次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相逢取次第”全詩
人情皆向菊,風意欲摧蘭。
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
相逢取次第,卻甚少年歡。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秋中暑退贈樂天》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中暑退贈樂天》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秋天已經來臨,炎熱的服裝該脫去,清澈的琴聲深夜裊裊升起。人們都喜歡菊花,風兒卻在折損蘭花的意象。豐收的季節能讓貧困得到緩解,涼爽的天氣有益于身體的健康。再次相聚時,情誼有限,年少時的歡愉已經不再。
這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時光的憂慮和對經歷的總結。作者通過描寫秋天的景色來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慨和對自然界變化的理解。詩中的菊花象征著崇高、堅貞和尊嚴,風兒折損蘭花則代表著時光流逝和人事不可常久。同時,作者也通過季節的變化和人際關系的轉折,表達了對生命的疑問和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言簡意賅,行云流水。通過對秋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敏銳感知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詞以凄涼、寂寥的筆調表達了人生短暫,時間不可逆轉的主題。同時,通過對菊花和蘭花的對比描寫,作品還表達了作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以及對人際關系轉變的洞察。最后兩句中的“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也道出了作者對物質與健康的關注。整體上,這首詩傳遞了一種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莫測性的思考和意識。
“相逢取次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zhòng shǔ tuì zèng lè tiān
秋中暑退贈樂天
shǔ fú yí qiū zhe, qīng qín rù yè dàn.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彈。
rén qíng jiē xiàng jú, fēng yì yù cuī lán.
人情皆向菊,風意欲摧蘭。
suì rěn pín xīn tài, tiān liáng bìng tǐ ān.
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
xiāng féng qǔ cì dì, què shén shào nián huān.
相逢取次第,卻甚少年歡。
“相逢取次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