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耄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夫耄矣”全詩
先到柳梢頭。
數日不登樓。
笑青眼、窺人尚羞。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負吹游。
飛絮便生愁。
盡都變、浮萍去休。
分類: 太常引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太常引 登樓觀柳》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 登樓觀柳》是元代詩人許有壬的作品。這首詩以柳樹為主題,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的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云消春氣恰和柔。
先到柳梢頭。
數日不登樓。
笑青眼、窺人尚羞。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負吹游。
飛絮便生愁。
盡都變、浮萍去休。
詩意:
在春天的和煦氣息中,云彩消散,春天的氣息柔和而恰到好處。我先行來到柳樹的梢頭,數日不曾登上樓閣。我笑著注視著那雙青色的眼睛,窺視他人時,我也感到羞澀。清明節即將來臨,我已經年老,如何忍心背負著游覽之事呢?飛舞的柳絮引發了愁緒,一切都在變化,像漂浮的浮萍一樣消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內心感受,通過對柳樹和春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柳樹象征著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它的飄逝和變化讓作者感到愁緒。作者通過自身的年老和對清明節的提及,展現了對時光流轉和衰老的深刻認識,以及對生命短暫和逝去時光的憂傷之情。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使讀者產生共鳴和思考。
“老夫耄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dēng lóu guān liǔ
太常引 登樓觀柳
yún xiāo chūn qì qià hé róu.
云消春氣恰和柔。
xiān dào liǔ shāo tóu.
先到柳梢頭。
shù rì bù dēng lóu.
數日不登樓。
xiào qīng yǎn kuī rén shàng xiū.
笑青眼、窺人尚羞。
qīng míng jìn yě, lǎo fū mào yǐ, qí rěn fù chuī yóu.
清明近也,老夫耄矣,其忍負吹游。
fēi xù biàn shēng chóu.
飛絮便生愁。
jǐn dōu biàn fú píng qù xiū.
盡都變、浮萍去休。
“老夫耄矣”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