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悲后會知何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悲后會知何日”全詩
詩成馬上應相憶。
應相憶。
盧溝橋畔,晚云如織。
人生有別休多惜。
但悲后會知何日。
知何日。
暮云心緒,斷鴻消息。
分類: 憶秦娥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憶秦娥 送牛農師二首》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秦娥 送牛農師二首》是元代詩人許有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山碧。
這首詩以春山碧綠為背景,展現了一種寄托思念之情的意境。
詩成馬上應相憶。應相憶。
詩人在創作這首詩的同時,就已經在心中思念著對方,而對方也應該會想起他。這種相互思念的情感被強烈地表達出來。
盧溝橋畔,晚云如織。
詩人將場景轉移到盧溝橋畔,描繪出晚霞如織的景象。這樣的描寫增加了詩中的浪漫氛圍,同時也暗示了離別的情景。
人生有別休多惜。但悲后會知何日。知何日。
詩人表達了對于分別的珍惜之情。他意識到人生中分別的次數很多,因此更加珍惜和思念對方。他感嘆不知道再次相見的時候是何時。
暮云心緒,斷鴻消息。
詩人的心情如同暮云般沉重,思緒紛亂。他擔心斷了的鴻雁傳遞不了彼此的消息,再次強調了離別所帶來的痛苦和焦慮。
這首詩以明快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春山碧綠、盧溝橋畔的晚霞和暮云心緒,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自然景觀之中,使離別的主題更加深刻。詩人深情地表達了思念之情和對再次相聚的期盼,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人生中分別的珍惜和無奈。整首詩意境獨特,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思和感慨之感。
“但悲后會知何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qín é sòng niú nóng shī èr shǒu
憶秦娥 送牛農師二首
chūn shān bì.
春山碧。
shī chéng mǎ shàng yīng xiāng yì.
詩成馬上應相憶。
yīng xiāng yì.
應相憶。
lú gōu qiáo pàn, wǎn yún rú zhī.
盧溝橋畔,晚云如織。
rén shēng yǒu bié xiū duō xī.
人生有別休多惜。
dàn bēi hòu huì zhī hé rì.
但悲后會知何日。
zhī hé rì.
知何日。
mù yún xīn xù, duàn hóng xiāo xī.
暮云心緒,斷鴻消息。
“但悲后會知何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