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禽聲例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禽聲例哀”全詩
地形臨渚斷,江勢觸山回。
楚野花多思,南禽聲例哀。
殷勤最高頂,閑即望鄉來。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題招隱寺》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招隱寺》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隱士的遺塵在這里,
高僧的精舍開啟。
地勢陡峭,臨近渚岸斷續,
江水的勢頭碰觸山巒回旋。
楚地的野花讓人多感思緒萬千,
南方的鳥鳴常常帶著哀怨。
虔誠的心最能達到最高的境地,
閑暇時望著故鄉的方向回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名為招隱寺的僻靜寺廟。詩人通過描繪山川和自然景觀,表達了隱士和僧侶的生活境地以及他們對自然環境的感悟。詩中還包含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生境界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賞析:
1. 自然景觀描寫:詩中描繪了陡峭的地勢和江水回旋的壯麗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凸顯了招隱寺的與世隔絕、僻靜的環境,營造出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氛圍。
2. 內心感悟:詩中描述了楚地的野花和南方的鳥鳴,表達了詩人在這個僻靜之地所感受到的孤獨和思鄉之情。同時,通過對虔誠之心和最高境地的追求的描寫,反映了詩人對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佛法修行的向往。
3. 隱士生活與追求:詩人以招隱寺為背景,表達了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和對隱士精神境界的推崇。詩中的隱士象征著遠離塵囂、追求內心寧靜的生活方式,通過與自然的親近,達到心靈的凈化和升華。
4. 懷鄉之情:詩中有著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表現了與家園的情感紐帶。這種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增添了詩詞的情感色彩,也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招隱寺的僻靜與寧靜,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隱士生活、精神追求和故鄉的思念之情。它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隱逸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給人一種寧靜和超然的感受。
“南禽聲例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āo yǐn sì
題招隱寺
yǐn shì yí chén zài, gāo sēng jīng shè kāi.
隱士遺塵在,高僧精舍開。
dì xíng lín zhǔ duàn, jiāng shì chù shān huí.
地形臨渚斷,江勢觸山回。
chǔ yě huā duō sī, nán qín shēng lì āi.
楚野花多思,南禽聲例哀。
yīn qín zuì gāo dǐng, xián jí wàng xiāng lái.
殷勤最高頂,閑即望鄉來。
“南禽聲例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