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門為別霜天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鼎門為別霜天曉”全詩
南宮通籍新郎吏,西候從戎舊主人。
城外草黃秋有雪,烽頭煙靜虜無塵。
鼎門為別霜天曉,賸把離觴三五巡。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送李二十九兄員外赴邠寧使幕》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二十九兄員外赴邠寧使幕》是劉禹錫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送別好友李二十九赴邠寧使幕的場景。詩歌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友人前程的祝福和期望。
詩中通過描寫李二十九的家族背景和個人品德,以及他從事的官職,展現了他的家族傳承和自己的不凡之處。作者提及李二十九的家族姓韋,世代為平民,但他們世風清白,至今仍然貧寒。而李二十九先后在南宮通籍和隨從西征時的地位,也顯示出他在官場中的重要性。
李二十九離別之時正值秋天,城外的草地已然枯黃,而寒冷的天氣也帶來了秋雪。而作為邊關的邠寧,戰爭已經結束,烽火已熄,邊境的敵虜也已經沒有動靜。這種平靜的景象暗示著李二十九此行的安全。
在離別之時,作者和李二十九在城門外的鼎門前用酒作為離別的儀式,把酒觴重復數次碰杯。盡管離別是傷感的,但詩中所描繪的場景似乎也透露出一種豪情壯志和對未來的樂觀。
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家族傳承韋姓田園清白之風,
素凈至今仍然貧窮。
南宮負責籍貫歸籍新郎吏,
西方追尋從軍舊主人。
城外草地在秋天黃色中有積雪,
烽火山頭上的煙靜下來虜敵塵。
在城門口分別,冷冰天空盡,
滿杯酒此起彼落三五次盈盈。
這首詩表現了友誼珍貴和對逝去時光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李二十九的個人和家族背景以及他的官職,顯示了他的卓越之處。詩中還呈現了安全離別的景象和作者對朋友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詩抒發了作者的友情之情和對友人未來的良好愿景。
“鼎門為別霜天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èr shí jiǔ xiōng yuán wài fù bīn níng shǐ mù
送李二十九兄員外赴邠寧使幕
jiā xí wéi píng shēn yè wén, sù fēng qīng bái zhì jīn pín.
家襲韋平身業文,素風清白至今貧。
nán gōng tōng jí xīn láng lì,
南宮通籍新郎吏,
xī hòu cóng róng jiù zhǔ rén.
西候從戎舊主人。
chéng wài cǎo huáng qiū yǒu xuě, fēng tóu yān jìng lǔ wú chén.
城外草黃秋有雪,烽頭煙靜虜無塵。
dǐng mén wèi bié shuāng tiān xiǎo, shèng bǎ lí shāng sān wǔ xún.
鼎門為別霜天曉,賸把離觴三五巡。
“鼎門為別霜天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