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得詩人在此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認得詩人在此間”全詩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點山。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竇時判度支案)》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竇時判度支案)》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竇員外的新居為背景,描繪了居所的優美環境和豐富景色。詩意濃郁,展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標題: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竇時判度支案)
長愛街西風景閑,
長時間鐘愛街道西邊的寧靜風景,
到君居處暫開顏。
來到你的住處,我暫時展現愉悅的笑容。
清光門外一渠水,
明亮的光線照耀門外的一條溝渠,
秋色墻頭數點山。
墻頭點綴著幾座秋色的山峰。
疏種碧松通月朗,
疏松的碧色松樹到處可見,通向皎潔的月亮,
多栽紅藥待春還。
還種著許多紅色的花草,等待著春天的來臨。
莫言堆案無馀地,
不必說堆滿案幾,沒有多余的空地,
認得詩人在此間。
識得這里居住的是一位詩人。
這首詩以詩人所見竇員外的新居為背景,通過描繪竇員外的居所和周圍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中的“長愛街西風景閑”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寧靜而美麗的地方的鐘愛之情。作者到達竇員外的住處后,暫時展現出愉悅的笑容,顯示了他對這個地方的贊美和向往。
詩中描述了門外的一條渠水和墻頭點綴的山峰,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致觀察和感受。詩人特別提到了疏松的碧色松樹和多種種植的紅色花草,彰顯了居所的美麗和活力。
末句“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表達了詩人在這里創作詩篇的心情和愉悅,并表明這個地方居住的是一位詩人。
詩中以新居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美好的生活和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整首詩意融洽,描繪精致,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認得詩人在此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tí dòu yuán wài chóng dé lǐ xīn jū dòu shí pàn dù zhī àn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竇時判度支案)
zhǎng ài jiē xī fēng jǐng xián, dào jūn jū chǔ zàn kāi yán.
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qīng guāng mén wài yī qú shuǐ,
清光門外一渠水,
qiū sè qiáng tóu shǔ diǎn shān.
秋色墻頭數點山。
shū zhǒng bì sōng tōng yuè lǎng, duō zāi hóng yào dài chūn hái.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mò yán duī àn wú yú dì, rèn de shī rén zài cǐ jiān.
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
“認得詩人在此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