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筵雒水侵杯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筵雒水侵杯色”全詩
曾脫素衣參幕客,卻為精舍讀書人。
離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關向晚塵。
今日山公舊賓主,知君不負帝城春。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送李庚先輩赴選》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庚先輩赴選》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家何啻十朱輪,
諸父雙飛秉大鈞。
曾脫素衣參幕客,
卻為精舍讀書人。
離筵雒水侵杯色,
征路函關向晚塵。
今日山公舊賓主,
知君不負帝城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送別李庚,祝福他前去參加科舉考試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李庚的贊賞和祝福,同時也描繪了他的學識和志向。
賞析:
這首詩的題材是送別詩,表達了作者對李庚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首句“一家何啻十朱輪”,形象地描繪了李庚的車隊龐大壯觀,顯示了他的重要身份。接著,詩中提到“諸父雙飛秉大鈞”,指李庚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官員,執掌重要權柄。這一句表達了他所處的家族背景和他自己的責任感。
接下來,詩中提到李庚曾經“脫素衣參幕客”,意味著他曾經擔任官職,有過政治經歷。然而,他卻主動選擇了“精舍讀書人”的生活,拋棄了權力和名利,追求學問和精神追求。
詩中的下半部分描繪了李庚離開家鄉,踏上征途的情景。離別時,杯中的酒被淚水浸染,雒水的顏色侵入酒杯之中,形成了離別的傷感氛圍。征途中的函關,象征著艱險和困難,而晚霞中的塵土則意味著漫長的旅途。
在最后兩句中,劉禹錫提到“今日山公舊賓主”,這是指李庚的岳父是當時的宰相山公,而李庚是他的客人。這句話傳達了作者對李庚前途的看好,并表達了對他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詩描繪了李庚的家族背景、才學和志向,同時表達了劉禹錫對他的欣賞和祝福之情。這是一首充滿敬意和期望的送別詩,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子對科舉制度和學識追求的思考和贊美。
“離筵雒水侵杯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gēng xiān bèi fù xuǎn
送李庚先輩赴選
yī jiā hé chì shí zhū lún, zhū fù shuāng fēi bǐng dà jūn.
一家何啻十朱輪,諸父雙飛秉大鈞。
céng tuō sù yī cān mù kè,
曾脫素衣參幕客,
què wèi jīng shè dú shū rén.
卻為精舍讀書人。
lí yán luò shuǐ qīn bēi sè, zhēng lù hán guān xiàng wǎn chén.
離筵雒水侵杯色,征路函關向晚塵。
jīn rì shān gōng jiù bīn zhǔ, zhī jūn bù fù dì chéng chūn.
今日山公舊賓主,知君不負帝城春。
“離筵雒水侵杯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