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調神氣玉爐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內調神氣玉爐功”全詩
澄澄湛湛,嬰兒姹女自升騰。
寂默刀圭根本,齋戒換西東。
時中十二,常常覺照,內調神氣玉爐功。
何須尋枝摘葉,豈論語丹經。
假馀玄妙,知懶惰亦成空。
滅睡忘言除欲,飲膳少豐融。
外系疏嗇,人情淡薄,念頭打破漸幽通。
分類: 六么令
《六么令 鳴鶴馀音卷四》王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么令 鳴鶴馀音卷四》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真清真靜,便是虎和龍。
澄澄湛湛,嬰兒姹女自升騰。
寂默刀圭根本,齋戒換西東。
時中十二,常常覺照,內調神氣玉爐功。
何須尋枝摘葉,豈論語丹經。
假馀玄妙,知懶惰亦成空。
滅睡忘言除欲,飲膳少豐融。
外系疏嗇,人情淡薄,念頭打破漸幽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深邃的意境表達了清凈寧靜的境界。詩人通過描繪清澈、純凈的景象,表達了一種超脫塵囂、寧靜自在的心境。
詩詞開頭以“真清真靜,便是虎和龍”來形容這種境界的純凈和安寧,暗示其中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和威嚴。接下來的描寫“澄澄湛湛,嬰兒姹女自升騰”,通過表現清澈透明的水面和嬰兒般純凈的心靈,傳達出一種純真無邪、自由升騰的意象。
詩中提到“寂默刀圭根本,齋戒換西東”,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和自律的態度。接著描繪了時中十二,常常覺照,內調神氣玉爐功的境界,意味著通過修行和調養自身的精神和身體,可以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寧神之功。
詩中提到“何須尋枝摘葉,豈論語丹經”,表達了詩人對于物質和言語的超越,認為真正的修行和境界不依賴于外物和言語,而是來源于內心的體悟和領悟。
最后幾句詩中,詩人提到“滅睡忘言除欲,飲膳少豐融”,呼喚人們要摒棄睡眠、忘卻言語和欲望的干擾,追求簡樸和純凈的生活。詩人對于外界繁瑣事物和人情淡薄的批評,以及對于超越平庸的思考,都體現了詩人對于寧靜、純凈和超越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清凈寧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通過對自我修養和精神境界的思考,展示了一種超越塵世的理想狀態。
“內調神氣玉爐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me lìng míng hè yú yīn juǎn sì
六么令 鳴鶴馀音卷四
zhēn qīng zhēn jìng, biàn shì hǔ hé lóng.
真清真靜,便是虎和龍。
chéng chéng zhàn zhàn, yīng ér chà nǚ zì shēng téng.
澄澄湛湛,嬰兒姹女自升騰。
jì mò dāo guī gēn běn, zhāi jiè huàn xī dōng.
寂默刀圭根本,齋戒換西東。
shí zhōng shí èr, cháng cháng jué zhào, nèi diào shén qì yù lú gōng.
時中十二,常常覺照,內調神氣玉爐功。
hé xū xún zhī zhāi yè, qǐ lún yǔ dān jīng.
何須尋枝摘葉,豈論語丹經。
jiǎ yú xuán miào, zhī lǎn duò yì chéng kōng.
假馀玄妙,知懶惰亦成空。
miè shuì wàng yán chú yù, yǐn shàn shǎo fēng róng.
滅睡忘言除欲,飲膳少豐融。
wài xì shū sè, rén qíng dàn bó, niàn tou dǎ pò jiàn yōu tōng.
外系疏嗇,人情淡薄,念頭打破漸幽通。
“內調神氣玉爐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