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漏晨鐘聲欲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禁漏晨鐘聲欲絕”全詩
殿含佳氣當龍首,閣倚晴天見鳳巢。
山色蔥籠丹檻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多慚再入金門籍,不敢為文學解嘲。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闕下待傳點呈諸同舍》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在闕下等待傳送點給同住的人們
晨鐘聲要停止,旌旗和裝飾相互交織。
殿宇中彌漫著美好的氣息,如龍頭一樣雄偉,
閣樓倚靠在晴朗的天空下,看見鳳巢。
山色蒼翠掩映在紅墻之外,霞光閃爍在翠綠的松樹梢上。
我多次慚愧地進入金門籍,不敢嘲笑文學。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給同舍的一首詩。詩人描述了闕下的景象,闕下是指皇宮中的市集,也是貴族居住的地方。詩人描繪了晨鐘聲快要停止的情景,旌旗和裝飾互相交織,展示了繁忙的場面。殿宇中彌漫著美好的氣息,宛如龍頭雄偉威武,閣樓倚靠在晴朗的天空下,可以看見鳳巢,美景盡收眼底。山色蒼翠掩映在紅墻之外,霞光閃爍在翠綠的松樹梢上,景色壯麗。詩人自稱多次進入金門籍,表達了對皇室的敬畏和敬重,他也不敢嘲笑文學。
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宮廷為背景,通過對闕下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宮廷的繁榮盛世。詩人運用細膩而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感受到了宮廷的喧囂和壯麗。詩人雖然自稱多次進入金門籍,但并不敢嘲笑文學,表達了對皇室和文學的敬畏之情。整首詩意蘊含著對時代背景的贊美和對皇家的崇敬,展示了作者對壯麗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深厚情感的表達。
“禁漏晨鐘聲欲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xià dài chuán diǎn chéng zhū tóng shě
闕下待傳點呈諸同舍
jìn lòu chén zhōng shēng yù jué, jīng qí zǔ shòu yǐng xiāng jiāo.
禁漏晨鐘聲欲絕,旌旗組綬影相交。
diàn hán jiā qì dāng lóng shǒu,
殿含佳氣當龍首,
gé yǐ qíng tiān jiàn fèng cháo.
閣倚晴天見鳳巢。
shān sè cōng lóng dān kǎn wài, xiá guāng fàn yàn cuì sōng shāo.
山色蔥籠丹檻外,霞光泛滟翠松梢。
duō cán zài rù jīn mén jí, bù gǎn wéi wén xué jiě cháo.
多慚再入金門籍,不敢為文學解嘲。
“禁漏晨鐘聲欲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